舒適的空調車將接棒“履新”
據了解,從7月1日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開行旅客列車總數達到2447對,其中超過一半為動車組列車。以2194次列車為例,鄭州到溫州單程硬座票價86.5元,硬臥票價181.5元,軟臥票價320.5元。但換成空調車之后,單程硬座票價翻番,為177.5元,硬臥315.5元,軟臥497.5元。
而隨著綠皮車的“退役”、票價的調整,5.5元鄭州到開封、5.5元鄭州到新鄉(xiāng)的票價,也將成為永遠的歷史。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旅客,大家看法不一。大多數旅客認為列車更換為空調車后,出行將會更舒適、安全,多花點錢也值。有些外出務工的、年齡大的旅客認為,票價上漲會增加出行成本,還是比較懷念綠皮車時代。
“退役”后的綠皮車,該如何處理呢?“設備老化,條件簡陋,這列綠皮車已經到了‘退役’的時候,可能會被廠家回收處理。”陳有會說。
那么,春運期間還會出現嗎?“綠皮車應該是徹底退了,以后春運加車,應該不會再用綠皮車。”
綠皮車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fā)展,對于它的“退役”,尚德巖和他的同事們還是有點舍不得。尚德巖告訴記者,綠皮車告別歷史舞臺,是現在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必然選擇,新的型號的列車啟用后,目前的現狀將大大改善,使乘客更加感覺出行的舒適和方便。
“我們將站好最后一班崗,服務好各位旅客,將旅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尚德巖說,“下次再見面,我們在紅皮車上見!”
懷念遠去的綠皮車,不要糾結于票價
長期以來,“綠皮車”因票價便宜,頗受低收入者青睞。“綠皮車”曾是中國鐵路客運的主力,深綠色的車身、低廉的票價,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綠皮車”價格便宜,是低收入者出行的首選。所以,在票價安排上,同樣區(qū)間的“綠皮車”和“紅皮車”的差價在一倍左右,這也是許多人不愿意讓便宜的“綠皮車”被淘汰的原因。
對于綠皮車的退役,大家觀點各有不同,有人將綠皮車與低端票價聯系起來,認為鐵路部門取消綠皮車,實質是車票的變相漲價,筆者不認同這種觀點。誠然,價格低廉的確是綠皮車的優(yōu)勢,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票價已不再時出行時的首要因素,人們更看重時間、價格、安全性、舒適性等因素的最佳組合。
相對于“綠皮車”,“紅皮車”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首先是安全性、舒適度增強了。“綠皮車”是上世紀70年代由我國自行制造的旅客列車,車內沒有空調只有風扇,最高時速120公里。而且大部分“綠皮車”服務設施老化,夏季,車廂成了“悶罐”;冬天車廂里無論怎么燒溫度也是上不來。另外,硬邦邦的座位也讓人感到不舒服。而“紅皮車”有空調,冬暖夏涼;“紅皮車”即使是硬座也有柔軟的座墊;有的“紅皮車”里還有小液晶電視,能給旅客帶來娛樂;“紅皮車”性能好,車上睡覺也安穩(wěn)。
其次是速度提高了,例如溫州開往鄭州全程1496公里,綠皮車需要運行24小時06分鐘,紅色空調車運行時間則為23小時10分鐘,全程的行車時間縮短了1個小時左右。隨著火車行駛速度的加快,坐火車所需時間減少,就可以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綠皮車被空調普快、新空調特快、動車組等速度更高,安全性更強,舒適度更好的高等級列車取代,這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落后的東西就要被淘汰,面對新技術,新設備,我們應該接受和享用,而不要過分地糾結于價格的變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