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進入后申遺時代
對話:寧波市文保所副所長江懷海(負責大運河寧波段申遺工作)
北青報:您是什么時間知道大運河申遺成功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江懷海:下午3點多宣布結果時知道的,從周五晚上我們就一直守在電腦前。知道消息后,我立馬在工作小組群里說,運河申遺成功,寧波擁有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北青報:聽說等待的過程比較曲折,從周五晚上一直等到周日下午?
江懷海:本來以為周五晚上就會出結果,但是大運河排在表決的第七位,前幾個項目爭議比較激烈,我們就被延到周六了,周六我又等到晚上八點多還是沒出結果,才知道又被推遲到周日了。
北青報:延時是因為大運河項目表決爭論太大嗎?
江懷海:應該不是這個原因,先是因為被前面幾個項目拖延了時間,周六晚上聽說是又把排在后面的幾個項目提到大運河之前表決,所以時間一延再延。我估計大運河的表決應該是比較順利的。
北青報:怎么說應該比較順利?
江懷海:申遺表決最關鍵的一點是,普世價值是否符合世界遺產的要求。從這一點看,我們大運河早就已經得到國際的認可,因為中國大運河早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的“國際運河名錄”收入,我們大運河的普世價值已經被公認了。前面有個被專家評估為四級、希望較小的申遺項目都成功了,我們大運河是第二級,希望是比較大的。有爭論的話,主要可能是保護和管理方面的問題,中國對運河的管理是否已經達到聯(lián)合國的要求,可能會是爭論的焦點。
北青報:整個申遺工作您覺得什么方面最困難?
江懷海:大運河申遺,可以說是我工作這么多年來碰到的最復雜、難度最大的工作。首先,大運河申遺最早是2006年開始的,但是寧波2008年才加入,晚了兩年的我們一直在趕進度。然后,大運河申遺項目最大的一個難點是保護問題,由于涉及的區(qū)域廣、部門多、利益群體大,所以難度很大。比如郊區(qū)的運河河段,沒有很好地得到保護和利用,生態(tài)問題、衛(wèi)生問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違章建筑等等,問題很多;城鎮(zhèn)河段也有水質問題、環(huán)境保護的協(xié)調問題等等。
北青報:大運河項目由國內8個省25個城市聯(lián)合申報,是不是也增加了難度?
江懷海:是的,比如我們河段保護好了,其他上游城市的漂浮物又漂下來了,這也是工作上的一個難度,但后來跨區(qū)域的協(xié)調工作越做越好??梢哉f,如果沒有完善的跨區(qū)域協(xié)調機制,這次申遺根本不會成功?! ?/p>
北青報:那申遺成功之后,后續(xù)對運河怎么規(guī)劃?
江懷海:申遺成功不是最終目的,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在后申遺時代,肯定是會對運河的保護和管理更進一步加強,也會調動各個部門的力量來保護管理相關項目的開發(fā),從而帶動文化遺產保護、運河生態(tài)建設、旅游方面的開發(fā),來拓展這一遺產的展示,是個帶動相關產業(yè)共同發(fā)展的一個很好契機。
北青報:領導協(xié)調小組就此解散么?
江懷海:這是由更高層領導來決策。但我個人覺得,后申遺時代的領導力肯定只會更加強,不會減弱。
花絮
審議順序
遭日本等國“加塞兒”
按照本屆世界遺產大會的會議議程,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對36項申請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單的項目進行討論,并審議共計981處遺產中的100多處遺產的保護狀況。大會組委會對于遺產項目申遺的排位規(guī)則,是按照國際通用的字母順序來排位的,作為亞洲(Asia)的中國(China),因為字母順序的關系,排名比較靠前,大運河遺產申遺排在了第八位待審。
但令人意外的是,大會現(xiàn)場竟然出現(xiàn)了“插隊”,先是日本在21日上午插隊,中國申遺項目上午獲得審議無望,然后是下午又殺出墨西哥、德國、韓國、緬甸、荷蘭等多國,紛紛被安排到了中國前面。原本預計20日晚就能見分曉的大運河申遺討論被推遲到了22日。
此前,對于大運河申遺是否成功,一直有很大的懸念。因為專家們考察時曾發(fā)現(xiàn),由于大運河牽扯流域廣,人口多,有些流域有污染現(xiàn)象。當時,世界文化遺產組織建議補充材料后,明年再進行大運河申遺。但是,沿線各省市將相關工作提前,今年就完成了補充材料??梢哉f,此次大運河的成功入圍算得上是一份意外和驚喜。
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大運河的北端城市和漕運終點,大運河北京段涵蓋4處遺產點,其中包括萬寧橋和東不壓橋,通惠河段和舊城段。大運河申遺成功豐富了北京世界文化遺產內容和類型,將進一步推動北京文化遺產的保護,使北京成為國內世界文化遺產最集中城市之一。對北京文化中心建設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在2012年就已編制公布了大運河(北京段)遺產保護規(guī)劃,對昌平區(qū)白浮泉遺址、海淀區(qū)廣源閘、西城區(qū)萬寧橋、東城區(qū)東不壓橋遺址、朝陽區(qū)永通橋、平津閘、通州區(qū)文廟、燃燈塔、通運橋等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繕加固,遺產的保護狀況明顯改善。
近年來,中央、市財政文物保護經費得到保障,每年投入都超過億元。市規(guī)劃、水務等部門也積極配合文物部門做好大運河遺產保護工作,遺產本體能夠及時得到維修。特別是近年來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全、技防等設施得到很大改善,文物監(jiān)測系統(tǒng)逐步建立,服務基礎設施功能不斷提升。
申遺成功后,北京市文物局將加大宣傳、培訓工作力度,針對大運河這樣的活態(tài)的、線性的遺產,進一步提升遺產管理水平。同時,將加大遺產保護力度,進一步發(fā)掘遺產歷史文化內涵,繼續(xù)開展對通州運河古建筑群修繕等工作,啟動東城區(qū)玉河南區(qū)考古工作及歷史景觀恢復的研究。此外,將加強多部門聯(lián)動,繼續(xù)加大環(huán)境整治工作力度,不斷改善大運河水質與水環(huán)境,加快大運河遺產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建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