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盡”和“強制殯改”到底有沒有關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安徽安慶市強推殯葬改革,6月1日起一律火葬,對民眾家中現(xiàn)有棺木強行拆解,多名老人在大限前自盡。安徽省民政廳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經(jīng)調查,媒體報道的幾例老人死亡事件與殯葬改革政策并無關系,“誰能保證6月1日前沒有人死亡呢?有些人是不是想利用這個事件抹黑政策?”
雖然這僅僅是一位工作人員的說法,并不能代表安徽省民政廳的態(tài)度,但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亦難免引起公眾的關注,甚至誤解。而沒有切實憑據(jù),僅一句“經(jīng)調查”,就“澄清”老人的死跟殯改推行中的過激方式無關,也有些不妥。
安慶是我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人對“強制殯改”的民怨,我此前就聽他們講過;“強制殯改”后,那些年紀大的老人自嘆“閻王怎么還不收”絕非虛言,想不開的老人為趕在大限前“睡棺材”自盡,至少我認為不乏其可能。
平心而論,改土葬為火葬的殯葬改革,確實意在移風易俗,某種程度上,濃厚的土葬風俗在現(xiàn)代殯葬文化語境中,也顯得有些落后。所以其大方向并沒有錯,但怕就怕,它推進的手段不妥,罔顧民眾的接受心理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連必要的解釋工作、補償程序都缺乏,就強制推行。
據(jù)新京報報道,在殯改過程中,當?shù)赜行┗鶎硬块T強行收繳棺木,這直接刺激到了老人——要知道,棺木是當?shù)卦S多老人后半輩子最重要的“財產(chǎn)”,正因如此,安慶市政府也表示,殯改過程中禁止強制收繳棺木,可它在執(zhí)行中的走偏,無視公序良俗和物權歸屬,極易引爆民怨;再者,殯改政策宣傳、教育不到位,也架空了政策推行應有的互動過程,而急遽推行,也讓不少人無法接受。
說到底,要改變土葬,靠的不是蠻干強推,而要靠溫風化雨的感召,要靠充分解釋、互動基礎上的循序推進。否則,難免瞬間激起反彈。當?shù)啬敲炊嗳藢⒗先俗员M和殯改聯(lián)系在一起,不可能都是胡攪蠻纏,至少說明了工作有待改進之處。生命可敬、民意可畏,縱然相關人員聲稱“這項政策并不會因為受到輿論影響而停止,6月1日肯定將繼續(xù)實行”,繼續(xù)實行也必須依賴于理性、有序地推行。
面對“老人自盡”的生命抗議,相關部門至少該有所反思:就算殯改符合現(xiàn)代殯葬觀,也該注意推行方式。以生命來抗拒不合理的殯改推行方式,本質上就是對循序推進的倒逼。就此而言,貿然說“老人自盡”和“強制殯改”無關,顯得缺乏內??;事實上,如果硬要說“無關”,至少應給出調查所得的憑據(jù),而不是貿然蓋棺論定。在此,希望安徽相關部門能給公眾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砸棺推行火葬的四重追問
從這件事來看,有四個方面的問題值得拷問。
首先,無論是否火葬,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都無權強行收繳公民的棺木。沒有經(jīng)過法定程序,任何機關和個人都無權侵害公民的私有財產(chǎn)。
其次,觀念的改變并不是一時的,特別對于那些老年人而言。政府機關能不能多花點時間,耐心一點,工作方法更細致一些。其實,不要說事先不能強制公民火葬,更不能強制收繳棺木,就是有些公民死后進行了土葬,根據(jù)《殯葬管理條例》,民政部門也不能直接平墳,而只能依照法定程序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再次,網(wǎng)友反映政府在執(zhí)行中強制收繳棺木導致老人自殺,而記者調查也證實了此事。但是,安慶市政府向省民政廳回應稱,安慶殯葬改革政策也禁止強制收繳棺木,且在執(zhí)行過程中并無強制收繳一事。政策禁止強制收繳棺木是一回事,在執(zhí)行中有無強制收繳是另一回事。有關方面不經(jīng)調查就否定存在的事實,或者故意隱瞞存在的事實,這就是不誠信的表現(xiàn)。
最后,推行火葬用得著一刀切嗎?一方面,由于長期觀念所致,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不愿意進行火葬,那能否對他們緩行,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方式進行,另一方面,火葬最主要的目的是不占用土地特別是耕地,能否探索深埋的方式不留墳頭的辦法進行土葬,如此,既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也可以節(jié)省土地。
無論如何,為了推行火葬強制收繳棺木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和不人道的做法,與建設法治政府也是背道而馳。如果因為強制收繳棺木,導致老人自殺,那還得追究有關人員濫用職權的刑事責任。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員不能以目的正當和合法來掩飾其過程的不合法,程序與過程不正當、不合法,就沒有合法和正當可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