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黎萌)中國頂尖高校里的大學生都做過哪些自認為是最有價值的事?他們如何理解“愛國、敬業(yè)、誠信和友善”?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青年節(jié)造訪北大后,記者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采訪了部分學生。
愛國就像愛家、愛家人 不需要理由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大三學生陳俊彥對此表示,回想起來做過的最有價值的事,是高中時加入了社區(qū)服務,定期去孤兒院跟小朋友聯歡,講故事,也告訴他們一些新鮮好玩的事,還有就是捐衣捐物,以及送給他們一些有意思的書籍。
在這樣一個比較長期的社區(qū)服務過程中,我一方面感覺到他們很開心,因為受到了幫助,認識了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另一方面我們最初覺得他們很可憐,但其實他們特別陽光,對生活也充滿了希望,他們的這種希望讓我們很感慨,使我們覺得我們也應該更加樂觀地去面對生活和應對所有的困難。
談到愛國,陳俊彥說對自己國家的感覺就是對家的感覺。“我愛這個國家,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從小生長在這里,我愛我的家,愛我的家人,這都是不需要理由的。愛國應該是一種非常天然的感情,并不要我們怎么樣去唱贊歌,去喊口號說我愛國,就是很簡單的,我生長在這里,就愛這里。”
至于跟其他的國家相比,我們看到很多國家有自己的特色,我也去過一些地方。那你是去旅游,很開心,覺得某個國家很好,你會很喜歡它,覺得它很有吸引力。“但是喜歡跟愛是不一樣的,就是我可以去旅游,去很多地方,可以喜歡很多地方,喜歡很多人,但這都不會影響我愛我的國家,愛我的家,愛我的家人。”
對于友善,陳俊彥的理解是大家都會有善良的意識,比如進門時看到后面有同學是不是可以幫他拉一下門,等他進來之后再把門關上;進出教室時可以輕手輕腳些,以免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天涼時開窗可以先征求一下周圍同學的意見等等。就是在這樣一些細節(jié)當中讓自己更有禮貌,去做一個更加友善的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