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世界銀行按照人均GDP數據把中國歸入中高收入國家,確實是一個客觀陳述,但這個客觀陳述并不能真實描述中國民眾的實際收入水平,反而間接反映了中國社會兩極分化的嚴重。
其實,即使排除上述因素,中國進入“中高收入國家”也不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情。按照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被歸入“中高收入”的國家為57個,而“高收入國家”則達到74個。而所有“中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近7000美元,比中國的人均GDP高出近1000美元,這意味著中國不過剛剛跨進“中高收入國家”門檻。
而在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13年統(tǒng)計年鑒中,以附錄的形式公布了“中國主要指標居世界位次”。在這份位次排名中,中國2012年GDP總量達到世界第2,外貿、水泥、鋼鐵、煤炭、發(fā)電、棉布、糧食等主要經濟指標則非1即2,儼然世界經濟大國,唯有“人均國民總收入”一項,卻在214個參與排序的國家中,驟然跌至112位。
這就是中國的現實:縱向比較,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算術意義上的人均財富也大幅增長,確實是了不起的成績;橫向比較,經濟總量的躍升,掩蓋不了人均財富依然中等偏下的事實。而在社會內部,財富分配的嚴重失衡,導致經濟發(fā)展不能公平地惠及大多數民眾,越是漂亮的人均數據,越讓低收入群體深受刺痛。這一現實提醒決策者們,除了爭取早日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之外,讓人均收入數據盡量接近大多數民眾的實際收入和真實感受,應該是更迫切需要努力的方向。
【啟示與思考】
“我國已成中高收入國家”,此言一出,引來質疑不斷,網友們紛紛吐槽:你“被高收入”了嗎?但細究起來,發(fā)改委官員的話百分之百沒錯,硬要怪罪的話,可能得怪世界銀行把中國“中高收入化”了:因為按世行的標準,中國確已且早已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
名稱的誤導性是很大一個原因。一般公眾會顧名思義以為“中高收入”講的是居民的收入,殊不知世界銀行所謂的“收入”指“國民總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即一個國家所有居民生產者創(chuàng)造的增加值的總和。這個概念跟目前通行的GDP(GrossDomestic Products)的最大不同,是前者計算國民在全世界(不局限于國境內)創(chuàng)造的增加值,而后者以國境內(亦包括在國境內的外國國民)為統(tǒng)計范圍——但無論如何,兩者都是對經濟活動中新增商品和服務的衡量,與大眾理解的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完全不同。
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用經濟活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指標來進行排行,中國自然占優(yōu)勢。比如中國的GDP總是略高于GNP,原因就是眾多在華外企創(chuàng)造的價值,計入GDP卻不計入GNP。從GDP來看,2013年中國的人均GDP已達6800美元,恐怕是很多未緊密跟蹤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國人都會驚訝的——要知道就在7年前,中國的人均GDP才剛爬過2000美元門檻。在這過去7年間,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每年創(chuàng)造的商品和服務總量以令西方咋舌的速度膨脹,但民眾的真實收入(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增長卻未見得如此迅猛,因此網友驚詫于中國已成中高收入國家,也情有可原。
但何以在中國成為中高收入國家已6年后,大眾仍感驚詫,筆者以為僅僅從經濟指標望文生義這一角度不足以解釋清楚,還需要進入更深層次的社會心理層面探討。
不可否認,過去七八年經濟的膨脹速度高于居民實際收入增長速度,且本已高企的貧富差距有繼續(xù)擴大趨勢。這帶來了諸多后果。首先就是“平均數”已不能代表一般水準,少數富人拔高了平均水平,用統(tǒng)計學的話來說就是標準差過大,平均數大大高于眾數或中位數。例如去年甘犁教授領銜的一項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得出中國家庭平均財產247萬的結論,引起輿論嘩然。但細究就會發(fā)現,這一數值是平均數而非中位數;如果再看看這項調查的其他結論,如前10%的家庭擁有近六成的財富總量,而僅14%的家庭擁有高于247萬的財富,就不難理解平均數是如何被過大的貧富差距“拔高”的了。
如果再考慮到中國房產價值在過去幾年的飛漲,就更容易理解“財富鴻溝”如何被“有房”和“無房”放大。凡此種種,是普通民眾日益產生“屌絲感”、“被剝奪感”的重要原因。不理解這種情緒,就無法理解為何網絡上充斥著對富人不分青紅皂白的道德指控,為何關于我國經濟社會進步的報道常常會引起質疑、奚落和解構。
從國際經驗看,中國的現狀并不特別,即當國家進入中高收入階段,社會財富的增長無法均等地惠益于各階層,因此盡管從總量看,社會財富是增長的,各個階層的收入都在提高,但中等以下收入階層卻日益敵視增長,“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碗來罵娘”。世行的研究已指出,那些無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都為其貧富鴻溝所困擾。諸多國家在“中等收入陷阱”泥潭中的痛苦經歷,中國當引以為戒。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