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十年鋪就“愛心郵路”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趙紅:十年鋪就“愛心郵路”

摘要:10年了,投遞段上哪個社區(qū)有年紀(jì)大、行動不便的老人,趙紅都心里有數(shù),不僅主動把信件送到他們手中,還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他的孩子今年已5歲了,他很少有時間帶他去市內(nèi)的旅游景點玩。趙紅說,現(xiàn)在的他有兩個愿望,一是等孩子再大些,把他從老家接過來,在市內(nèi)上小學(xué);二是扎根郵政事業(yè),一輩子好好干下去。

900萬份信件報刊,7萬多公里郵路。這是秦皇島市郵政局投遞員趙紅10年的工作量。

10年來,他沒延誤過一個班期,沒丟失過一封郵件,并將160多封無法投遞的“死信”變成“活信”,他因此先后獲得“省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農(nóng)民工”稱號。今年5月,趙紅又榮膺第十四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rdquo;。

6月3日晚7時,當(dāng)筆者找到秦皇島市郵政局時,雖已過下班時間,28歲的趙紅卻還在忙活。每天早上7時就來上班,晚上六七時才回家,這已成了趙紅的“習(xí)慣”。在單位里,他是公認的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

因出色地完成了今年的暢銷報刊訂閱任務(wù),前幾天,局里獎勵趙紅去山東旅游了幾天。“旅游再好,也比不上工作的樂趣!每次出差回到單位,感覺就像回到家一樣親切,精神頭全來了。”趙紅說,投遞工作已浸入他的骨髓,他深愛著這份職業(yè)。

10年來他投送了900萬份信件報刊

“一定要好好干,干出個樣兒來給伙伴們看、給父母看、給全村的鄉(xiāng)親們看。”2000年6月,趙紅從撫寧縣一小山村來到秦皇島市郵政局,當(dāng)穿上向往多時的綠色標(biāo)志服時,他這樣告訴鏡子里的自己。

趙紅負責(zé)的35段是個大段,包括迎秋里、迎秋南里、香格里等12個居民小區(qū),和市國土資源局、市環(huán)保局等多個大單位,每天任務(wù)很繁重。

“一封信連著兩顆心。任務(wù)越重,越要認真謹慎。”趙紅牢記著剛?cè)刖謺r師傅的教誨。每天早晨,他的身影總是第一個出現(xiàn)在投遞組的崗位上,將當(dāng)天需投遞的信件、報紙認真檢查、整理,分發(fā)好;為防郵件丟失,如遇到住戶不在家,他會留條或告訴左鄰右舍,第二天上門再投遞。

曾在趙紅投遞段內(nèi)的秦皇島市行政審批中心是一個綜合部門,上百個單位在一棟大樓里聯(lián)合辦公,每天需投遞的報紙就達40多公斤重。按說報紙可統(tǒng)一交給大樓收發(fā)員,再由收發(fā)員按單位分發(fā),可趙紅沒有這樣做。為防止錯分、漏分,他把十幾個較大單位的報紙、信件提前分好,再交給收發(fā)員。“對于我們投遞員來說,不要說刮風(fēng)下雨,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及時、準(zhǔn)確地把郵件送到客戶的手里。”趙紅說。

10年里,趙紅除了一次因母親病重請假外,從未因私事請過假,沒歇過一個周末。10年來,他投遞報刊信件多達900萬份,無一差錯,無一投訴。

10年來他救活了160多封“死信”

“在我手里,沒有‘救’不活的信。”6月3日,靦腆的趙紅說這話時很自信。

他的自信自有緣由:十年來,在他的手里沒有一封“死信”退還回去。所謂死信,就是地址不詳或因拆遷等原因找不到地址的信。按照正常程序,這種信是可以退還給寄信人的。

“迎秋里18號”——— 2005年,趙紅在分配信件時,發(fā)現(xiàn)了一封來自黑龍江的信,地址上只有這幾個字。這是他投遞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封“死信”。

迎秋里是個大社區(qū),其中有迎秋里、迎秋西里、迎秋南里等小區(qū),樓多人多,僅憑這寥寥幾個字,想要找到這封信的收信人,無異于大海撈針。“這封信不僅連著遠在黑龍江的一顆關(guān)懷的心和迎秋里一顆充滿期盼的心,也連著我們投遞員的責(zé)任心。”趙紅決定,再難也要找到收信人。

利用工作之余,他敲開了迎秋里社區(qū)所有地址有“18棟”或“18號”的居民門,逢人就問是否有在黑龍江的親戚或朋友。三天辛苦下來,始終沒有結(jié)果。最后他通過向轄區(qū)派出所求助,才找到了收信人趙先生。

“要不是你,我們老朋友之間的聯(lián)系可能這輩子都斷了。”趙先生當(dāng)時激動地拉著趙紅的手,連聲說。在那一剎那,趙紅則更體會到了每封信的分量,體會到了投遞工作的價值。

8年來他為非親非故的孤老盡孝道

“是趙紅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享受到了子女的親情……”如果沒有這封感謝信,趙紅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八年照顧年逾八旬的孤寡老人張大媽的事恐怕還沒人知道。

張大媽無兒無女,半身不遂,負責(zé)照料她的保姆是位來自山區(qū)的六旬老人。由于對市內(nèi)環(huán)境不熟,出門辦事往往要走很多冤枉路。2000年,在投遞過程中得知此情況后,趙紅不僅每天將報刊送到老人床前,老人家里換煤氣、買米、買菜這些力氣活兒也被他主動“承包”了下來。

2006年6月,張大媽的保姆因老家有急事,需離開一段時間,這下可把老人急壞了。怎么辦?為方便照顧老人,趙紅和新婚僅3個月的妻子來到老人家里照顧老人。幫張大媽做飯、喂飯、洗澡……兩人一干就是一月,直到保姆回來,沒要一分錢報酬。

10年了,投遞段上哪個社區(qū)有年紀(jì)大、行動不便的老人,趙紅都心里有數(shù),不僅主動把信件送到他們手中,還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他的孩子今年已5歲了,他很少有時間帶他去市內(nèi)的旅游景點玩。

趙紅說,現(xiàn)在的他有兩個愿望,一是等孩子再大些,把他從老家接過來,在市內(nèi)上小學(xué);二是扎根郵政事業(yè),一輩子好好干下去。

責(zé)任編輯:鄭瑜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biāo)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