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法律意識
第一個任務(wù)是堅定反腐信心。我個人認為還有四個需要注意的反腐任務(wù)。第二個任務(wù)是什么?就是提高法律意識。我們應該看到,在我們的民眾當中,包括我們的黨內(nèi)官員,法律意識并不強。法律意識不強有幾個原因和表現(xiàn),我把它梳理成六類。
第一,燈紅酒綠,忘記法律。有的干部吃喝玩樂這種想法太多了,一筒、兩筒常摸,三步四步都會,五兩、六兩不醉,七國、八國常走,卡拉也OK,燈紅酒綠,就忙活這個。甚至都不是七國、八國,100多個國,又不是外交官。比如這位,他的工作地點在澳門,咱們北京市派過去的,北京市在那兒注冊了一個公司,派他當總經(jīng)理,他天天就是燈紅酒綠這些事,不看紅頭文件,把他抓了以后,他說四年當中就看過兩個紅頭文件,一個是四年前對我的任命,一個是四年后開除我黨籍的決定。中間就沒工夫看了,就燈紅酒綠了。所以燈紅酒綠忘記法律。
第二,有恃無恐,淡漠法律。這是什么人?有恃無恐,他靠什么?兩種情況:一是覺得我有關(guān)系,我爹是誰誰誰,我圈子里有誰,我跟誰認識,這是一種有恃無恐。二是有技術(shù)。像這個案例,咱們北京市農(nóng)行的計算機系統(tǒng),是他領(lǐng)導開發(fā)的。有的時候科技人員容易有這個心理,一招鮮吃遍天,我有技術(shù),你們能把我怎么樣。如果我們誰有特殊本事的話,要防止這種心理,不能淡漠法律,你有本事也是一個公民,也得按照黨紀國法辦事,要有這種心理。
第三,不把法律當回事。以所謂的合理無視法律。合理是什么意思?比如說有人覺得我一個人過日子我需要這樣,我不能不這樣,你們都是人,應該理解我吧。我們辦房姐這個案子的時候,去一個地方找一個挺大的領(lǐng)導干部談話,他買戶口了,他兒子在北京。那么談話之前,我們想了很多辦法,說怎么跟他談?怕他不承認,北京買戶口,你行賄的話,作為領(lǐng)導干部,這個官當不了了。我當時設(shè)計了三套方案,他要怎么著,我們要怎么著,怎么跟他談,怎么把這個事查清楚。結(jié)果沒想到一見面,必要的程序走完之后,我說你孩子現(xiàn)在在哪兒?在北京呢。我說是北京的戶口嗎?是啊,那是我花錢買的。為什么?這不都這么辦嘛,北京考大學分低,不都這樣嗎?這有什么?。克荏@訝,他不覺得這是違法,更不覺得這是犯罪,他覺得這是理所應當?shù)?。這就是以所謂的過日子合理無視法律。那些介紹他跟警察認識的人也那樣,說你看人家也沒干別的,沒干壞事,就是為了弄個北京戶口上學,可以理解,我就幫忙了。他腦子里沒有法,所謂的合理就是沒有法。
第四,法律意識不高。與己無關(guān)排斥法。比如說拿腐敗犯罪來說,有的領(lǐng)導干部你說他不懂法嗎?他不可能不懂法。像這個案例,這個人當過法院院長,當過檢察長,當過政法書記,安全局長都干過,政法口都干遍了,你說他能不懂法嗎?但是他有一個觀點,他說法是工具,是給你們使的,跟我沒有關(guān)系,不是對我使的。這就麻煩了。一定要把自己擺到法里面去,我要自覺的尊重法律,受法律的約束,你把自己跳出法外,用法律去管別人,你老有這心眼哪行啊。還有一種情況,一提到反腐敗就是別人的事,都是頭的事,沒有我的事。有人說腐敗就在前三排,根子就在主席臺,你老讓我們后三排學什么,這個跟我們有什么關(guān)系,與己無關(guān)的心理,這種心理不對。領(lǐng)導干部是咱們教育的重點,但問題是職務(wù)犯罪不分官大小,只要是國家工作人員就有可能構(gòu)成犯罪。所以它從理論上是錯誤的,實踐中有多少小人物辦大壞事,怎么能說與己無關(guān)呢。這種與己無關(guān)的思想是錯誤的。我們只要是一名黨員,只要是掌握一定公權(quán)力的人,就得自覺的構(gòu)筑拒腐防變的心理防線,得有這個自覺性,保證自己的政治生命是安全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