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是兩句話組成的一個整體,即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說,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是一個技術性問題,而是一個關乎國家發(fā)展方向的制度模式選擇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經過長期實踐和艱難探索建立起來的。改革開放36年來我國經濟社會面貌的歷史性變化,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懷疑自己的制度選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學習和借鑒西方文明成果,但前提是必須對我有益,不脫離國情,不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總體上是好的,是有獨特優(yōu)勢的,是適應我國國情和發(fā)展要求的。同時,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要改進就必須改革。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我們從多方面著力。當前,必須強化三大支點,著力推進三個重點方面的改革。
一要著力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改革。習近平總書記講到,“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核心,也是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點、把握方向的根本保證。歷史證明,在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能把各族人民凝聚起來,不可能把國家治理好。但是應當承認,黨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還有不少需要改革的地方,要更好地發(fā)揮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核心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必須做到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
二是推進民主政治制度建設。人民是國家治理的真正主體,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本質要求就是要體現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F階段,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點,是推進協(xié)商民主制度建設。協(xié)商民主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民主的特有形式,也是我們的獨特優(yōu)勢。黨的十八大把協(xié)商民主上升到制度的層面,三中全會就推進協(xié)商民主制度建設作出了全面而具體的部署。這個制度包括廣泛的社會協(xié)商,政黨之間協(xié)商,通過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進行協(xié)商,基層民主協(xié)商等,是一個廣泛的、多層次、多形式的協(xié)商制度。這是我們國家民主制度建設的一個獨創(chuàng),符合中國實際。
三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發(fā)揮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能否做到依法治理,不僅關乎對政府權力有效約束問題,而且關乎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保障問題。從我國國家治理的實踐看,依法治理體制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問題比較突出,既影響國家治理的法制化進程,也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定型。所以,法治中國建設是推進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點,是堅持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正確方向的重要保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