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網(wǎng)友朋友,歡迎關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特別節(jié)目。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可以說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四風”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黨性覺悟得到鍛煉提升,約束機制得以初步形成了,可以說它得到了群眾的充分認可以及黨內(nèi)外的積極評價。目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拉開了序幕,可以說從基層的市、縣、鄉(xiāng)一線展開了深入,那么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當中群眾切身利益關心的那些“鬧心事兒”是否能力徹底的解決呢?而且中間又存在那些攻堅的問題?本期節(jié)目將為您一一揭曉。
今天我們非常容幸的繼續(xù)邀請到了中央黨校黨建教育部的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戴焰軍教授,來繼續(xù)做客我們的演播室,跟我們大家深入解讀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歡迎您,戴主任!
戴焰軍:主持人好,網(wǎng)友大家好!
主持人:你好!戴主任,目前咱們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已經(jīng)全面的展開了,作為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第二階段當中中央投入了更大的精力,人們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期許,那與第一階段相比,第二批有哪些進一步的深化措施和鮮明特點呢?
戴焰軍:第二批,第一,涉及面更廣,因為涉及了社會各個層面。第二,涉及的問題肯定是更為復雜。第一批因為是高層,這個問題一般來講相對比較單純一些,到基層這個問題就各種各樣了。第三,涉及到群眾的利益更為具體。因為涉及到社會各個方面群體的利益,農(nóng)民的、工人的、社區(qū)居民的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利益,涉及的利益更為復雜。因為涉及這些方面,所以有些問題的解決可能具體的難度就更大了、難度就更強了。當然對怎么樣做好第二批的工作,中央這方面也作出了進一步的部署,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第二批中央也非常明確:
首先,主題是不變的。針對“四風”方面的表現(xiàn),克服黨的作風方面的不良作風,這個主題是不變的,進一步來密切黨群關系 ,這樣的主題是不變的。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具體要求等等方面肯定是會變的。
再一個,從要求方面,基本的要求當然也還是不變的。比如這次還是開門搞活動,跟第一批是一樣的。所謂開門搞活動,無非就是讓群眾來參與、讓群眾來監(jiān)督、讓群眾對我們這個教育實踐活動的效果來進行評判。實際第一批也是這樣要求的,當然第一批可能更多涉及機關的群眾比較多,機關的群眾實際大量是干部,而第二批可能涉及基層的群眾會更多,基層群眾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怎么樣才能有效參與、怎么樣才能有效監(jiān)督、怎么樣才能對這個工作作出切實可行的評判?這個工作做起來可能就要比第一批工作做的要復雜得多。從程序上、從工作的具體操作層面,可能就要復雜得 多,當然從這點上,要把工作落到實處可能我們要下更大的工夫。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這些“變”與“不變”的實踐意義呢?
戴焰軍:要談“變”與“不變”的實際意義:
首先,“不變”肯定解決問題是一樣的。從這次整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所要解決的問題中央這點上是非常明確的,我們要通過這次,不管是分到第一批、第二批,整體上我們是要解決黨的作風層面存在的問題,要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目標是一致的,目的是明確的,從這點來講目的是不變的。
所謂“變”,就是怎么把這個目標落到實處,把這個主題體現(xiàn)在實處。當然不同情況層面不一樣,如果在具體方法、具體的操作層面你也不變,用解決機關問題的辦法來解決農(nóng)村、解決企業(yè)、解決最基層的問題,可能有些問題就解決不了,所以需要變。
“變”和“不變”都是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變”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解決“不變”中所貫穿的問題,所以只有 “不變”才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到底,只有“變”才能把這樣的問題解決落到實處,所以我覺得這個“變”與“不變”本身就是辯證的。
主持人:第二批實踐活動對鞏固和 擴大第一批成果可以說至關重要,習近平、劉云山等中央領導同志也是多次作出了重要的指示,他們是如何闡述第二批實踐活動重要性的呢?
戴焰軍:關于這個活動的重要性,我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講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