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營:無聲警察陳國營(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陳國營:無聲警察陳國營(2)

摘要:陳國營只是個普通的民警,但我想象不出比他更當?shù)闷稹叭嗣裥l(wèi)士”的警察是什么樣。陳國營官不大,但我相信“踐行群眾路線”的宏大要求,就是指這一千一百次的往返、三十八年的照料,就是指那個開著三輪車給鄉(xiāng)親們拉板材的瞬間,就是指那些挨家挨戶、四處奔走募捐的時刻,就是指那張被捐出去的十萬元存折,就是指那無數(shù)捎給“唐奶奶”的包裹。

“后勤部長”

陳國營提著年貨一家家串門。村民連聲說謝謝。“應(yīng)該是我謝你們!”這是陳國營用食道發(fā)出的聲音。

當年這位城里的高中生來到村里做知青,寄住在馬佐欽、唐慶連夫婦家。國營病了,一個星期躺在床上動不了。馬佐欽、唐慶連和村民輪流照顧他,給他送飯,喂飯。陳國營把這份恩情記在心里。

每次回村,陳國營都是先去唐慶連夫婦家。唐慶連夫婦無兒無女,靠低保生活。有時候工作太忙,沒時間回村,陳國營就通過客運司機捎包裹給唐奶奶。新鮮的蔬菜、水果、米……都是生活必需品。怕老人生活單調(diào),就買來電視機。時間一長,電視機看壞了,又送去第2臺。

在陳國營辦公室的抽屜里,有個信封專門裝著唐慶連夫婦的病歷。胳膊腿疼、白內(nèi)障、小腿骨折……每一次看病都是陳國營出錢、張羅。不能陪的時候,就出錢請人照顧。

2013年4月,馬佐欽被檢查出患腫瘤,唐慶連患冠心病。陳國營趕緊把兩位老人接到株洲縣淥口醫(yī)院住院治療。住院11天,陳國營每天做好飯菜送給唐慶連夫婦,然后再去上班。下了班,又回到醫(yī)院照顧,直到深夜。年底,馬佐欽去世了。陳國營請假回廖家村料理后事,送馬佐欽最后一程。

陳國營每次回村,總是打聽村里情況。誰家遇到困難,他就出現(xiàn)在誰家。

女村民肖利華丈夫死了,大兒子打工,小兒子馬海波從部隊復員后患腦瘤,失去勞動能力。2004年夏天,肖利華家的土磚房被暴雨沖垮,一家三口寄住在鄰居的雜屋里。陳國營冒著大雨,踏著泥濘找到肖利華。他從口袋里掏出1200元錢,塞給肖利華。

“不行不行,我們非親非故,怎么能拿?”

“拿著。房子倒了,人沒事就好。下一步我們一起把房子建起來。”

陳國營開著三輪車,頂著大太陽,從市區(qū)買了材料、家具、廚房用品等,運到肖利華家里。跑了多少趟?肖利華都數(shù)不清。3個月后,肖利華一家搬進寬敞明亮的房子,對陳國營說:“你真是個好人!”

第二年,馬海波腦瘤惡化。陳國營趕去看望,正好撞見馬海波發(fā)病,臉色蒼白,口吐白沫,渾身抽搐。肖利華抱著兒子流淚。陳國營摸了摸馬海波的手。什么話也沒說就走了?;氐绞欣?,陳國營接連幾天跑了好幾家醫(yī)院。醫(yī)生建議盡早動手術(shù),費用需要2萬多元。陳國營找海波商量。海波說:“家里拿不出錢,我這病就不治了……”陳國營握住海波的手:“你是戰(zhàn)士,怎么能輕易放棄?有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海波的淚眼里重新燃起對生命的渴望。

馬家人四處奔走,挨家挨戶懇求幫助。5元、10元、20元……湊到一萬七千元。還差1萬元。陳國營二話不說,拿出1萬元交給馬家。

12月,馬海波成功做了腦瘤切除手術(shù)。在海波住院的50天里,陳國營當起了“后勤部長”。一日三餐,都是陳國營從單位食堂準備好送到醫(yī)院給海波和肖利華吃。陳國營陪海波聊天,得知同病室的農(nóng)民病人家庭困難,為了節(jié)省,病人與陪護親屬經(jīng)常不吃飯。

第二天,陳國營又來送飯,連忙招呼大家:“來,一起吃。”原來,他悄悄增加了保溫瓶的容量,帶足了四個人的飯菜。農(nóng)民兄弟吃著這位素不相識的人民警察免費送來的午餐,邊吃邊流淚。

海波和他的母親,病友與陪護親屬——這免費的飯菜一直吃到兩個病人出院。護士還以為他們是一家人。海波告別疾病,又生龍活虎起來,如今他在湘潭市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2月中旬,記者專程到廖家村了解“無聲警察”的故事。

提起他做過的好事,村民如數(shù)家珍:幫身患癌癥的村民許漢云聯(lián)系醫(yī)院;送患頸椎病生活無法自理的村民龍忠全去醫(yī)院,墊付醫(yī)療費1000元;幫忙處理因車禍而死的村民彭憲安兒子后事,墊付1000元;買10噸水泥和200塊玻璃,翻修學校……受過陳國營幫助的村民多達80余人。

村黨支部書記唐建春說:“陳國營簡直就是我們廖家村的‘后勤部長’,會說話的110。”

“警察的職責到底是什么?我搞刑偵的時候,曾以為警察的職責就是抓壞人。與廖家村老百姓打交道久了,才慢慢悟出來,抓壞人僅僅是警察的職責之一。全心全意服務(wù)老百姓才是警察的最高職責。”

最高職責

走著走著,陳國營開始琢磨這條早已習慣了的泥巴路。

“咱村沒企業(yè),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要致富,先修路。我們是不是先把水泥路修起來?”2010年,陳國營找到剛上任不久的村支書唐建春,說出自己的想法。

“村里沒錢啊?”唐建春撓著腦袋有些犯難。有備而來的陳國營掏出一張存折交給唐建春。打開,10萬元。這是陳國營一家的存款。“國營,這怎么行呢?”“錢就是用來花的。我這錢不夠,只是帶個頭。剩下的,我們一起想辦法籌吧。”

陳國營和村主任列了一個名單,上面是從廖家村走出去的企業(yè)家。白天上班,晚上陳國營還出去跑,周末就更別說了。

政府撥款、企業(yè)家和村民捐款,加上自己家捐的10萬元,共籌集110萬元。最后還差10萬元缺口。怎么辦?

陳國營失眠了。最后決定,找母親借十萬元。母親很支持,拿出自己的養(yǎng)老金交給陳國營。

2012年4月,水泥路動工了。

修路要填塘,牽涉到個人利益,有的村民不干了,甚至懷疑陳國營:一個外鄉(xiāng)人,這么盡心盡力修路,他有什么好處?

陳國營耐心上門做工作:“路是大家的。我們都要做點犧牲。”

夏日炎炎,陳國營帶著涼茶、水果、毛巾來到施工現(xiàn)場發(fā)給工人。拜托他們把路修好。當工人知道來慰問的人并不是包工頭,也不是村干部,而是一名人民警察時,他們感動地說:“頭一回見這樣的警察,真是好樣的!”

廖家村一共有480戶人家,1850人。陳國營成了廖家村的第1851個榮譽村民。

陳國營不是富翁。平時生活非常節(jié)儉。上下班只坐公交車,從不打的。皮鞋臟了自己擦。上班穿警服,回廖家村穿便服,一件衣服要穿十來年。

小區(qū)里有個老師辦了一個“無喉人”發(fā)聲培訓班。主辦者有心請陳國營去兼職授課,有報酬。陳國營婉言謝絕。

可是,每天晚飯后,他總是與妻子湯素平一起在小區(qū)散步,有意無意去撞上那些來自各地的“無喉人”,告訴他們?nèi)绾斡檬车腊l(fā)聲,與他們談心,幫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當然是免費的。

陳國營的兒子陳昱名是一名交通警察。他告訴兒子:“當警察得有自己的原則,遵紀守法,不越雷池半步。”

廖家村有個年輕人陳狄鑫,成績一直優(yōu)異,2007年,高考揭榜,小陳的分數(shù)距離二本分數(shù)線差9分,被一所三本學校錄取。家人希望他復讀,他不同意,與家人吵架,賭氣把大學錄取通知書都撕了,打算外出打工。

陳國營知道這件事,主動找他談話:“你還年輕,不要灰心,沒有考上重點大學,上其他學校一樣可以成才。你可以去讀警校。那里也鍛煉人,出來可以像我一樣穿上警服,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陳國營開導下,陳狄鑫刻苦學習,終于走進了湖南警察學院的大門。

大學畢業(yè)后,陳狄鑫考醴陵市公安局,想讓在市局工作的陳國營幫忙找關(guān)系。但陳國營拒絕了:“今年考不上就明年考,反正得靠自己。”

責任編輯:鄭瑜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