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fā)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提出了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的新要求新部署,強調要“堅持綜合治理,強化道德約束,規(guī)范社會行為,調節(jié)利益關系,協(xié)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問題。”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治理體制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認識的不斷深化,體現了黨領導下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理念和主張,實現了我國社會建設理論和實踐的又一次與時俱進。有學者認為,社會建設從管理到治理的變革有三個明顯特征:一是本質上從集權到分權,二是主體從一元到多元,三是方式從單向直線到多向互動。社會結構和組織形態(tài)的分散、多元、多向,對社會建設的治理體系和執(zhí)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會建設包含社會價值、社會結構、社會制度和社會組織四個層面的建設。傳統(tǒng)的社會建設管理,其運作主體以公共部門為主,通過規(guī)則、控制和制度,著重對社會結構、社會制度和社會關系發(fā)生作用。現代化的社會建設治理,其運作主體涉及公共和私人機構及個人,講求程序、協(xié)調和持續(xù)互動,著重從社會價值建設入手,向社會結構、社會制度和社會關系的建設擴散。因此社會價值建設處于高勢位,決定著社會治理的方向并影響其性質,同時滲透貫穿于其他三個層面的建設中,具有主導性、認同性、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
社會價值建設的重點是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對象是人,人的道德實踐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道德實踐的價值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決定著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
習近平同志在山東考察時指出,國無德不立,人無德不興。人們向上向善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道德判斷、道德責任,最終要落實于道德實踐,而道德實踐融于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治理中。向上向善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精神文化基因,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源泉。向上向善的道德實踐融于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治理中,有利于自律與他律互為補充、相互促進,有助于引導思想、規(guī)范行為,改善社會風氣、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要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融入制度建設和治理工作中”、“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完善激勵機制,褒獎善行義舉,實現治理效能與道德提升相互促進,形成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兑庖姟钒?ldquo;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效果,能夠通過“治理效能與道德提升的相互促進”來實現這一表述,為基層更加堅定地推進“好人好報”主題道德實踐活動,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實際遵循。
通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契合中華民族心靈秩序的道德守則和道德行為,引導公眾和社會形成公序良俗是社會價值建設的題中之義,有利于優(yōu)化社會結構、社會制度和社會關系的建設,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培育和踐行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治理體系各層面的內容有著豐富的結合點,需要在求真務實中積極探索并大膽創(chuàng)新。
二、主要做法
湛江市文明委在廣東省文明委的指導下,2012年初開始組織實施“好人好報”主題道德實踐活動(以下簡稱“好人好報”)。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通過全媒體立體播報宣傳好人,通過共治主體聯(lián)手培育好人,通過社會各行業(yè)和個人踐行道德操守爭做好人好事,形成了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促進了社會和公眾在參與社會治理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增加了城市的社會信任資本,帶動了社會風氣崇德向善,促進了社會治理效能的提升。經過近兩年的培育和實踐,“好人好報”從當初以媒體公益平臺向社會發(fā)出“做好人就該有好報答”的輿論強音,到不斷緊貼社會治理的創(chuàng)新需求,構建以“媒體社團法人公益平臺”為“點”布局、各行各業(yè)各部門積極參與為“線”穿梭、各縣(市、區(qū))聯(lián)手實踐,帶動社會各社團組織、個人及網民參與,形成“片”覆蓋、“面”輻射的立體式工作格局。
兩年來,先后涌現出20名“湛江好人”,10人入選“廣東好人”,2人被評為“2012年度感動廣東十大人物”,2人被授予第十一屆全國見義勇為英模群體,1人被評為“201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人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yè)、社團機構、村居組織積極參與,865個市級以上文明單位(窗口)、1467個市級以上文明村、47個文明社區(qū),20多支覆蓋高校、工廠、軍營、農村、社區(qū)的好人好報志愿服務隊、58個思想政治工作會員單位、近300個雙擁共建基地紛紛加入到宣傳好人、發(fā)現好人、關愛好人、爭做好人的行列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不斷匯聚,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進一步鞏固加強。
2013年2月,“好人好報”被湛江市社工委列入“社會創(chuàng)新觀察項目”;同年9月,被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作為經驗介紹。2014年初,推出升級版——“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網上行”系列活動,在省文明辦、省互聯(lián)網信息辦的指導下,活動得到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日報網、央視微博、南方日報、南方網、奧一網等媒體積極關注和支持,眾多民間團體和網友也踴躍加入到幫扶好人的微公益行動中來,“好人好報、恩將德報”專網點擊量超過400萬。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