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時間文明的幾個特性
馬克思曾經(jīng)指出:“時間是人類發(fā)展的空間。”時間文明講的是在一定時間里對人們行為準則的要求,它有以下幾個特性:其一、規(guī)定性,即在一定時間里規(guī)定要求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其二、信用性,即在規(guī)定時間里按承諾的要求予以行動。如不少單位掛出“24小時服務”的啟事,但是,不說半夜三更不服務,就是平時有時也找不到人。這很要不得。其三、平等性,在規(guī)定時間里要求所有參與人員一視同仁、共同遵守,不能搞特殊化。其四、有益性,即在規(guī)定時間里的所作所為,要有利于自己、他人和社會。其五、層次性,即相同的時間里人們表現(xiàn)的素質差異。
現(xiàn)代社會提倡時間文明,它有利于我們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制定、遵循、提升時間文明的進程中,它不僅有助于追求個人道德完善,同時也有利于維護公眾利益和公共秩序。
倡導時間文明可從校準時鐘開始
倡導時間文明也是一個持續(xù)的系統(tǒng)工程,可從校準時鐘開始。
不久前筆者到美國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有機會在美國東部地區(qū)的紐約、費城、華盛頓、波士頓和阿默斯特等地行走。在我們經(jīng)過的繁華都市、幽靜小鎮(zhèn),不論是道路還是景點,都會在醒目處懸掛著不同時代、風格各異的時鐘或電子計時器,而且每座時鐘都與當?shù)氐臉藴蕰r保持一致。時鐘的懸掛,不僅給人美的享受,還時時在給人們提醒,到達此處的時間是多少,兩地間的時差是多少,還剩多少時間到達下一個目的地??傊斎藗冊趶V袤的美國大地運動時,時間在處處與我們結伴而行。美國之行雖是走馬觀花,但對各處懸掛準時的時鐘卻是記憶深刻。
當下,我們的城市都在設計、規(guī)劃、建設、裝扮自己,正在進行一場“城市革命”,其目的就是要讓居住的市民和來往的游客更舒適、更愜意。但是,稍加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城市許多以前懸掛的時鐘有些因歷史的久遠或破損或摘掉或停擺。城市在一日千里的迅猛發(fā)展,卻沒了時鐘的位置或是留下錯誤的記錄,總給奮進的人們以某種缺失感。為此,應該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其一,檢查城市歷史上已有的各種時鐘,該修的修,該拆的拆,使其裝修如舊,恢復其歷史原貌;其二,在城市的重要場所和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機關、學校、醫(yī)院、商場、公園、車站、碼頭、機場和交通要道,增設各具風格、與所在地特色相符的時鐘或電子計時器,讓生活和穿行于這座城市的人們處處都感知時間的力量;其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所有懸掛的時鐘,一定要有專門機構和人員看管和維修,務求與北京時間保持一致。
時鐘的懸掛、保養(yǎng)和校正,大概也是一個麻煩事,無法一蹴而就,但倡導時間文明可以“馬上有”。
(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