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張寧:合成一個主線了。剛才你也說了,說說小魚老師說漏嘴了老無所依,最近的吐槽都是在這個情節(jié)上,現(xiàn)在很多人關(guān)注這部劇,因為確實反響起來了,為什么一邊喊痛、一邊想看,一邊吐槽、一邊又共鳴,你覺得觀眾喜歡這部劇會喜歡哪,最打動他的,不喜歡又會因為什么原因?
陳彥:我想喜歡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真情吧,因為這個戲最主要的還是里邊親情是最主要的,還有友情,他跟他老板惺惺相惜的東西,還有愛情什么的,最主要的就是親情,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親情,就是在這個里邊是非常濃烈,可以用濃烈這個詞來形容,自己寫的時候都覺得,其實我相信大部分中國人的那種含蓄的中國人是不會把這種情感表露出來的,內(nèi)心有他也不會表露,但是在劇中這個父女倆之間確實是很多對手戲是非常直接的來表達,對父親的愛和父親對女兒的愛,是這個戲的戲眼所在、靈魂所在,所有一切不管是劇情多么曲折,最后的就是為了塑造這對父女關(guān)系、父女親情,他們倆之間的親情,其實這是從古往今來,中國人還是靠這點親情活著,我自己的感覺至少是,你會覺得你每天那么忙是為什么,你不就是為了回家以后看到父母很幸福、很安詳,當有了孩子以后看到孩子很健康、很幸福,這不就是每個人在外面奮斗的理由嘛,所以這個戲真的就是,最主要的我相信打動人的點就在這個很真摯的親情上面。
不喜歡的人,我自己的感覺,我最近剛看丹布朗的新書《地獄》,確實他從寫作技巧什么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他是關(guān)注了全球的一個人口問題,里邊說到了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叫“否認”,其實他有數(shù)據(jù),他說包括美國的常春藤大學的大學生,他點開網(wǎng)頁的那個頻率,說我看了一條很殘酷的社會新聞之后一定會馬上點開幾個搞笑視頻,來緩解自己的內(nèi)心,我理解,你對于太過于殘酷的暫時還沒有一個簡單的可以解決的辦法的這樣一個話題命題的時候,你可能會不愿意看。
江小魚:就像我們小時候,家里大人哄你吃藥還要給你弄幾個糖,首先我們說了東西方價值觀的核心,西方的可能更多是追求一種個體的,我個人的這種價值觀,個人的自我實現(xiàn),是一種可能個人是他整個的倫理的最高級,但是個人倫理又建立在一種家庭的美滿之間,所以你看國外,他所以家庭很重要,小家庭很重要,中國實際上他的倫理核心其實東方的倫理核心就是家庭,他會覺得家庭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叫國家,他把國當成一個家來治,國家這個詞跟傳統(tǒng)意義上所謂的政府是兩回事,在中國是真把國當成一個家的概念,家庭的觀念是最核心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這幾十年的所謂的經(jīng)濟大革命,他可能導致了我們既對西方核心的個人的價值觀其實認知上有偏差,同時又把我們最核心的倫理價值觀又給他扔到了一邊,所以我覺得在這幾年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倫理劇他開始呈現(xiàn)出來,包括這種《老有所依》實際上是對于這種,在我們現(xiàn)在紛亂的我們自以為我們在建立的一個價值觀,實際上是沒有的情況下,你去如何回歸這個最核心的某種東西的理念。
還有一個就是,我覺得的的確確在他們之所以吐槽,我覺得是因為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你在這么一個,再大也是一個四十多集的電視劇里面,當然不能夠把所有的東西都在里面出來。還有一個就是,現(xiàn)在的價值觀本身是在一個崩潰和建立的過程中間,每個人的理解會不一樣,包括對每個人物的這種價值關(guān)系的認同感是不一樣的,他站在他的那種態(tài)度上去來聊天和表達,我覺得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沒被吐槽才是最大的悲劇,吐槽應該開心才對,偷著樂。說明他關(guān)注了,而且他關(guān)注到這個話題了,而且最核心的東西我相信,不管是喜歡的或者一部分吐槽的人都要關(guān)注的,其實就是對于我們這個時代包括養(yǎng)老,老有所依這個概念的一個普遍的一種價值認同。
實際上很多我們的片名,這種片名很多時候是一種愿望,不是現(xiàn)實,老有所依其實對應的就是我們現(xiàn)在老無所依的畫面,就像之前《天下無賊》的電影,因為有賊了才希望無賊,正因為現(xiàn)在老無所依,才希望早點通過社會和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變成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