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院士頭銜是學術(shù)界“最高榮譽”,但院士享受的很多待遇大到副部級,卻與學術(shù)地位無關(guān)。
不久前發(fā)布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將改革的利刃指向了院士體制,要求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優(yōu)化學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日前,記者采訪了曾對院士制度研究立課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顧海兵教授,就院士退休/退出制度、院士待遇、院士兼職等方面制度的建設和改革進行分析。
退休/退出
稱號終身制不存在退休
當前,社會對院士群體期望很高,有些院士已過古稀,有的甚至沒有了工作能力和精力,但是他們似乎永遠不退休,即便有意愿想要退休,但很多單位還是把院士當成一種政績工程的廣告使用,當做旗幟來飄揚。
中國人民大學顧海兵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院士不應該存在退休或退出。顧海兵說,院士應該是一種終身的榮譽,它不是一個實際的職位或者職務,如同勞動模范一樣,只是一個稱號,應該是伴隨終身的。而無論退休還是退出,都只存在于實際職務和職位上。
待遇
應取消院士副部級待遇
中科院和工程院曾被戲稱為“中國部級官員最多的單位”,據(jù)了解,院士在部分省份享副省級、副部級待遇。顧海兵介紹,享有“副部級”待遇并非只是體現(xiàn)在收入上,很多省市或單位給院士配車、醫(yī)療時享受高干病房待遇、配備秘書司機等等。
如何對院士現(xiàn)有待遇制度進行規(guī)范和改革?顧海兵認為,院士是一種榮譽,但應該取消其享有的副部級待遇。以在大學工作的院士為例,他們有作為教授的收入,有課題收入。作為院士,應取消副部級、副省級這樣的待遇來規(guī)范院士待遇制度。
兼職
兼任實職應受監(jiān)督懲罰
顧海兵說,院士有兼職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個概念,一個是身兼實職,另一個是身兼虛職。比如說,一位院士,他是中科院的研究員,同時還是某某大學的校長,有的院士,一方面在大學工作,一方面還身兼某某企業(yè)的董事。
對于虛職,顧海兵則認為,院士在其精力允許的范圍內(nèi),可以有多個虛職,而虛職的數(shù)量該由所在單位規(guī)定。
顧海兵還透露,目前很多大學都對教授有不允許兼任實職的規(guī)定,但執(zhí)行起來卻形同虛設,院士也該規(guī)定不允許兼任實職,且應有配套的監(jiān)督懲罰辦法出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