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日報刊發(fā)了題為《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的長篇通訊,文章真實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石家莊市正定縣工作生活的諸多細節(jié),生動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與正定廣大干部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的感人場景。文章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政正定期間指出,干部在工作作風上要適應新時期的要求,不能僅僅是一個老黃牛,也不能只是一個空談家,而要把遠大目標和務實工作結合起來,既有老黃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馬的氣勢,既是一個有膽有識的戰(zhàn)略家,又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實干家。
“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才以避短,資高難為謀。生材貴適用,勿復多苛求。”馬有馬的氣勢,牛有牛的品格。千里馬不必自傲自負,否則會有馬失前蹄的危險。老黃牛也不必自卑自餒,否則也只能是在哀鳴中終老一生。老黃牛當向千里馬看齊,千里馬要向老黃牛學習。
老黃牛的品格,就是謙遜低調、甘愿俯首的學習態(tài)度,就是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的實干品格,就是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我們的全面深化改革走的是上坡路、闖的是艱難關、跋的是危險灘,因此,我們必須實干、干實。唯有此,我們才能擁有強大的前進的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指出,我們的事業(yè)是一點一滴干出來的,我們的道路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我們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善作善成,努力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變?yōu)楝F實,讓全社會感受到市場環(huán)境和創(chuàng)業(yè)條件在不斷改善,讓全體人民共同分享改革發(fā)展成果。
黨員干部要學習“老黃牛”謙遜低調、甘愿俯首的學習態(tài)度。老黃牛要想把田耕好就必須低頭。作為黨員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也必須深入基層、深入實踐,向群眾學習。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誰能學習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實踐經驗,誰就能豐富自己、擁有力量,在實踐中無往而不勝。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在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中接“地氣”,到社區(qū)、村組、連隊和工作第一線察民情,去邊遠山區(qū)、條件艱苦地區(qū)、矛盾復雜的地方訪民意。要親自去體驗社情民意,不能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要把課堂設在農村,把書桌搬到地頭,讓干部少說多干,讓百姓多說多提,真正沉下去、靜下來,用心體會感悟那些在書本上、機關里看不到、學不到的東西。黨員干部要親自去開展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決策、部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努力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資料,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調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既了解正面的意見,更了解不同的甚至反面的看法;深入、客觀、公正地分析問題、研究問題,使調查研究成為對事實進行分析研究的過程。領導干部如果不親力親為去搞調查研究,僅憑聽匯報、打電話或秘書代勞等方式來收集信息和資料,就可能得不到全面的、真實的東西,把握不準社會發(fā)展的脈搏,甚至會作出有損于黨和人民事業(yè)的錯誤決策。焦裕祿、鄭培民、楊善洲等先進模范是深入群眾的榜樣,他們的模范事跡是激勵黨員干部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巨大力量。
黨員干部要學習“老黃牛”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的實干品格。老黃??偸乔谇趹⒕ぞI(yè)業(yè)的工作著,就像螺絲釘一樣,恪盡職守,沒有名利得失的苦惱,唯有辛勤耕耘的充實。實干,就是腳踏實地、扎實做事,做有利于黨和人民群眾的好事,做有益于社會發(fā)展的實事,做促進本職工作的具體事。對一個地方來說,經濟發(fā)展是寫不出來的,和諧社會是畫不出來的,民生改善是喊不出來的,只有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才能創(chuàng)造出實實在在的業(yè)績,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鄉(xiāng)鎮(zhèn)的面貌。對于一個干部來說,不干事,無異于丟掉了立足之本,干不成事,就等于失去了成長和發(fā)展的支柱。干事體現了一種責任,干成事體現了一種能力,評價一個干部行不行,除了德的表現外,主要看他肯不肯干事,能不能干成事。實干,簡單來說就是既要敬業(yè)又要精業(yè)。敬業(yè),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業(yè),熱愛自己的工作。精業(yè),就是精通業(yè)務,熟悉本職,對業(yè)務能熟練自如,融匯貫通,對本職能獨當一面,駕馭輕松。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就是要提高用科學發(fā)展觀深刻認識問題的能力、敏銳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妥善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工作中必須做到“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雜而亂為,不以事急而盲為,不以事難而怕為”。一方面要樹立做好本職工作和干出工作成績的理想和抱負。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履行職責,敬崗愛業(yè),勤奮扎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