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長開房門”暗藏隱私保護暗疾
很顯然,這是一起網(wǎng)絡反腐事件,更確切的說是一起“視頻反腐”事件。從起初的“查無此人”到如今的停止工作,官方的回應讓人疑竇叢生,而更讓人覺得毛骨悚然的還有這則視頻本身的來源。按照新聞反應與判斷,這則視頻來源于賓館的門外以及大堂監(jiān)控。然而,賓館的視頻監(jiān)控按照法律的邊界來說,除非是公安機關涉及相關案件,否則不得泄露。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進行“視頻反腐”的過程中,到底誰在泄露這些隱私呢?難道為了反腐,就可以將這些原本屬于隱私的視頻泄露嗎?而如果這次不是官員,而是一般的公民的話,其隱私又將如何受到法律的保護呢?
當看到這位庭長被查實并停止工作的時候,人們禁不住拍手稱慶。但是,在歡樂之余是否也應該清晰明確,對于“視頻反腐”的方式也應該嚴格遵守法律的規(guī)范,如果用一種違法的手段,甚至是“釣魚違法”的方式去反腐的話,公民的隱私也會受到必然的影響。因為透過這次從賓館泄露的視頻來看,誰能夠保證公布的視頻就僅僅是泄露的視頻,在公布視頻的人手中是否還有其他人開房的視頻?而這樣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此前幾家連鎖酒店的開房信息被泄露其實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一方面,人們慶幸這樣的“視頻反腐”將那些腐敗人扳倒;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這樣的反腐過程中越來越向個人的隱私蔓延。
所以,反腐以及反腐成功本身就是所有人都應該慶幸的,但是,反腐本身的手段是否合法也必須受到重視。因為如果將反腐的手段不合法的話,極有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口子而延續(xù)到普通人的隱私之上,成為知法犯法的濫觴。就這次事件來說,賓館的監(jiān)控泄露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漏洞,因為賓館的監(jiān)控并非僅僅屬于安全因素的考慮,更是一種對于個人隱私的窺視。從消費者與賓館之間的關系上看,兩者屬于合同關系,而合同的協(xié)議內(nèi)容理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即其開房的信息以及監(jiān)控仍舊不能對外泄露,否則,就是賓館違法在先。而這樣的“視頻反腐”,即使成功,也隱藏著深深的憂慮。
湖北省高院法官“開房門”難道僅是“私德”問題
湖北省高院的“開房門”,據(jù)說已經(jīng)真相大白——“開房”的法官,不是如“第一時間”所云的“查無此人”,而是該院刑事審判第三庭的庭長張軍。
又據(jù)宣告,所說“開房嫖娼”不實,張軍是“與外單位一女子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直至此次“開房”被曝光。這就是說,是“男女關系問題”,屬于“生活作風”,在于今天,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似乎可以“真相大白”。
但是這個“外單位女子”,來自于什么“單位”呢?原來是名律師!這更是說,一名法官與一名律師,睡到了一條炕上,蓋著一床被子。這就不是一般的“男女關系”了——法官與律師睡在一起,這官司怎么打?她的“對方”,誰還打得贏官司?所以說,這是司法權與代理權、辯護權的明鋪暗蓋,是公權力處于極大的危險之中。這個“關系”的實質(zhì),就在這里,所以“真相”遠未“大白”,公眾萬分疑慮。
“關系問題”,不是個小問題,也不是一個“過從甚密”可以概括的——現(xiàn)代國家,對于法官,都有“隔離法則”,說的是既然手握司法權,法官就要與社會、與各色人等保持很大的距離,以一己慎獨保證裁判的公正性,保證手中的法律和法官的“心證”不受影響,尤其是與當事人及其作為代理人的律師,那是一口茶都不能去喝的呀,更何論吃人家的宴請收人家的“意思”乃至與她睡到一條炕上去呢?官商也是如此,說官商之間,“不要勾肩搭背”,不要做“兄弟”、成“哥們”,是為了防止官商形成“利益共同體”,為了防止“公權力處于極其危險之中”,更何況官員與商人“拜把子結金蘭”,甚至托商人出錢跑官、由“企業(yè)家”“埋單全包”呢?
還是回到文首的那個“男女關系”來——如果說,與張庭長“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的“外單位女子”,只是個其他人,那“問題”恐怕也“不大”,甚至可以認定為“私德”問題,但今天睡在張法官炕上的,卻是一名律師,這就不是他的“隱私”,也不是他們之間的“私交”啦——這種使“公權力處于危險之中”的“危險關系”,水落應當石出,真相應當真正大白,才足以舉一反三,才可能鞭辟入里。
“關系問題”,既然如此“危險”,就不能等閑視之、輕輕放下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