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杰拉霍建筑群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東南方大約600多公里的中央邦北部,是個不大的小鎮(zhèn)。建于公元950年至1050年的一百年期間,當時的印度正是拉其普特時期,由位于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統(tǒng)治。后來穆斯林入侵印度,這座以性愛為圖騰的神廟建筑群雖然沒有被破壞,但卻遭到遺棄,直至19世紀才再次重現(xiàn)世人的目光下。1986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卡杰拉霍廟宇群建于章德拉王朝,其于公元950年至1050年間達到統(tǒng)治的鼎盛時期。目前僅存有約20座廟宇,它們分為三組不同的群體,分屬于兩個不同的宗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在這里,建筑與雕塑達到了完美的平衡。著名的坎達里亞寺廟飾有大量內容豐富、絢麗多姿的雕塑,是印度藝術中的經典之作。
印度的“性都”、當仁不讓的旅游勝地。
卡杰拉霍—月神的后代
章德拉王朝被稱為“月亮王朝”,相傳這里的一位祭司有個美麗聰慧的女兒,迷住了月神。月神下凡與姑娘相愛,他們生下勇敢英武的兒子,并繁衍成這個偉大的民族。至今,卡杰拉霍的居民還喜歡稱自己為月神的后代。
月亮王朝時期,這里成為當時流行的印度秘教,也稱坦多羅教的中心。坦多羅教是在公元5到9世紀時從印度教派生出來的,以宣揚性愛為主題的宗教思想??ń芾羯駨R就是舉行坦多羅教狂歡儀式的場所,布滿了精美的性愛主題雕刻藝術的神廟群,使卡杰拉霍從一個已陷入寧靜的小村莊重獲得世人關注和游客的寵愛,成為印度的“性都”、當仁不讓的旅游勝地。
價值高超的建筑藝術杰作
任何一個走近卡杰拉霍神廟的人都會立即注意到對神和人的性活動的頌揚是其建造者的信仰體系的核心。巨大塔樓的外表裝飾著石制的神祗雕像,雕刻的手法精湛,栩栩如生,極其生動的反映了印度教對人類本性的寬容與豁達。原本的85座章德拉王朝神廟在歷經千年洗滌,如今僅存22座。從神話到世俗,從修煉到性愛,從宮廷到市井,萬千題材融匯其中讓人應接不暇。這些雕刻栩栩如生,從侍童頸項上的珠串,到小孩纖細的腳趾,從戰(zhàn)士兵器上的紋路,到侍女身后的羅裙,線條靈動流暢渾圓精致,還有那些被美化的各種超現(xiàn)實主義的瑜伽性愛姿勢,哪怕遍及四處,卻讓人心生美感,沒有絲毫雜念,這便是石頭之上作畫的功力,既真實貼切又美得令凡人無法觸及。
巨大塔樓的外表裝飾著石制的神祗雕像
卡杰拉霍現(xiàn)存的22座古廟可分為東群、西群和南群三部分:西群雄渾精麗,東群器宇軒昂,南群雕刻精湛。最重要的一組是考古博物館附近的西群。毫無疑問,卡杰拉霍古廟群是價值高超的建筑藝術杰作。
東廟群:主要為耆那教建筑,雕刻著印度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奴和濕婆形象。
南廟群: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廟,叫Duladeo,雕刻精湛。據(jù)說原是供奉濕婆神兒子卡爾凱蒂耶神(或稱韋馱天),現(xiàn)在已是一座濕婆神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