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這件事情做對了、做好了、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去了。受住村包村活動的鼓舞,今年2—4月我們又在全省領導干部中組織開展“訪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訪活動,35個省級領導走訪覆蓋了所有縣(市、區(qū)),376個市級領導走訪覆蓋了所有鄉(xiāng)(鎮(zhèn)、街道),3812個縣級領導走訪覆蓋了所有村(社區(qū))。各級領導走訪農戶14.8萬戶、召開座談會3.1萬次,了解群眾所企所盼,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記者:與城鎮(zhèn)相比,目前農村特別是貧困山村生活還是比較艱苦的,您是采取什么辦法讓干部們沉下去的?
袁純清:分析起來,主要是我們對干部提出了四個要求:一是必須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沉下心、躬下身,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接地氣”,這是一個原則性要求。二是必須到貧困地區(qū)去,越貧困的地區(qū)越要去,這是一個導向性要求。三是必須把維護農民群眾利益作為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切實幫助幫扶村農民收入翻番,這是數(shù)量化要求。四是必須把下鄉(xiāng)住村包村作為領導干部每年述職的一項內容,并讓組織部門來加以監(jiān)督,這是一個政績觀要求。框定了這四個方面,就把促進農民增收、改進工作作風、樹立正確政績觀三個問題統(tǒng)一了起來,取得比預期還好的效果?;诖?,今年6月18日,我到磚壁時要求全省領導干部“把下鄉(xiāng)住村作為聯(lián)系群眾的一項基本制度堅持下去”,完善機制,注重實效,讓人民群眾得實惠,讓領導干部受教育。
記者:住村包村和“訪知解”活動,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怎樣銜接的?其中您又有什么感受呢?
袁純清:我們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全省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扎實推進。在確保“規(guī)定動作”做扎實的基礎上,我們努力在“自選動作”上做出實效。比如,省四大班子成員赴右玉縣實地學習,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右玉精神的重要批示;我以《轉型跨越中務必保持艱苦奮斗作風》為題給領導干部講了一次黨課;圍繞文山會海、“三公”經費、學會協(xié)會、窗口單位實行“陽光政務”、樓堂館所及公務用車、評比達標及節(jié)慶活動等六個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
突出問題,由省委常委進行領題調研,在此基礎上由紀檢監(jiān)察部門牽頭對公務用車、辦公用房、會員卡、公款吃喝、學會協(xié)會等進行專項整治;針對“四風”我們還出臺了一些“硬杠杠”,比如領導干部在本機關開會不帶秘書,省領導下基層和公務活動一律不喝酒、一律吃本地菜,省領導每人只保留一處辦公室,省四大班子領導配備的越野車統(tǒng)一管理,不能成為領導干部的專車等;18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長深入與群眾密切相關的窗口單位,面對面聽取意見、實打實解決問題。從各方面反映看,人民群眾對這些活動是充分認可和歡迎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