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司法的期許與路徑(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廉潔司法的期許與路徑(2)

三、防治腐敗的措施建議

中國的廉政理論為治理司法腐敗提供了多種方案選擇,長期的反腐實踐也對這些方案的實踐效果進行了檢驗。

根據我國防治司法腐敗的經驗教訓,結合國際上的研究成果,我認為,能夠治理我國司法腐敗的措施有很多,但又從來不會有某一種措施可以“包治”腐敗。

因此,我選擇了幾種對防治司法腐敗最重要的改革措施略作介紹,同時對這些措施在綜合治理方案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或者所占的分量略作主觀評估?,F依次說明如下:

第一位:法官入職門檻(25%)

嚴把法官“入門關”作為第一重要的反腐措施,而且其分量占到25%,也可能會引起懷疑。但是,司法自身的屬性、世界各國的經驗以及我國的教訓表明,讓法官門檻高之又高,讓法官入職難之又難,對法官素質要求嚴之又嚴,的確是防止司法腐敗的第一要務。

真需要這么嚴嗎?的確需要。司法的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需要好法官,而且司法是最經不起“折騰”的。即使發(fā)生極少數司法腐敗案件,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在國際、國內緩過勁來,才能在人民群眾中恢復司法的公信。

門檻如何提高?建議:一是挑選通過司法考試的最優(yōu)秀的法律人才參加兩年的司法職業(yè)研修,畢業(yè)后才有資格進入法官隊伍;二是權力機關任命法官時必須履行更加嚴格的程序,實行背景審查、當面聽證、能力評估、人格評價等方式,確保具有主流法律思想、高尚職業(yè)道德、精良法律素養(yǎng)的人成為法官;三是嚴格試用期的考核評估,發(fā)現不適宜當法官者應當及時清除。

第二位:司法優(yōu)遇保障(25%)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雖然司馬遷將此語用在國力民風的建設上,但在一個職業(yè)的發(fā)展方面也同樣適用。當然,現代社會的“高薪養(yǎng)廉”理念更能說明優(yōu)厚的待遇和保障對遏制腐敗所發(fā)揮的作用。

在談法官的優(yōu)遇保障時,必須重申前面關于法官入職門檻的高標準,否則就失去了討論法官優(yōu)遇問題的基礎。在提高法官入職門檻的同時甚至之后,提高法官的優(yōu)厚待遇,是對現實民意的回應,是正確的策略選擇。

法官待遇應當多高?各國因國情而異。如果采取大陸法系國家通用的法官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我國法官的話,這些國家在培養(yǎng)過程完成后,法官待遇方面的經驗也可以借鑒。通常情況下,法官經過職業(yè)研修之后會比同年資的公務員優(yōu)越七八年的待遇,而這種制度設計的唯一基礎就是:擔任法官的這些人是優(yōu)中之優(yōu),而且經過了職業(yè)研修。如果單純地強調法官所承擔使命的重要性作為提高法官待遇的理由,有時會顯得缺乏說服力。

第三位:司法公開透明(15%)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司法公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法官的良知,并逼迫法官用這種良知引導、約束自己的行為。或許也會有良知沉睡不醒的法官,無論陽光多么強烈,仍會我行我素,但對于絕大多數法官來說,公開可以發(fā)揮其相應的防腐作用。

這些年來,我國推行的司法公開制度改革對防止司法腐敗發(fā)揮了一定作用,無論是“六項公開”,還是建立司法與媒體的良性互動關系,或是推動裁判文書上網,都比較成功,但仍有很大潛力可挖。要全面發(fā)揮司法公開的防腐作用,還應當重點抓好以下三項工作:

一是從庭審中心主義出發(fā),打開法庭大門,確保公眾對于依法公開開庭審理的案件可以無障礙地進入法庭旁聽;二是公開法院所有辦事、辦案流程,甚至包括程序法中沒有的、屬于管理層面上的規(guī)則,讓公眾(當事人)知道并對辦事結果有合理預期;三是公開所有可能影響案件裁判的證據、信息,甚至包括說情、關系、批示等本不應該發(fā)生的干擾。

或許有人認為司法公開透明對于防治司法腐敗的作用應當更大一些,甚至可以達到30%,但由于公開通常限于法庭上發(fā)生的活動,所以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

第四位:司法懲戒監(jiān)督(10%)

嚴厲的司法懲戒制度,會使法官在不當利益的誘惑面前望而卻步。這是人性的特點,也是各國懲治司法腐敗的經驗。我國雖然制定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法官職業(yè)道德基本準則,但由于沒有建立相應的實施機制,而仍以傳統(tǒng)的紀檢監(jiān)察模式為主導,所以這些準則并沒有發(fā)揮其全部作用。

嚴格的懲戒制度,會讓法官在面臨腐敗的誘惑時作出正確的選擇。此時發(fā)揮作用的不只是具有潛移默化作用的司法職業(yè)道德,更具有警醒作用的還是那些讓人丟臉、失譽的懲戒和調查。

在法律人的眼中,或許這類措施應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但由于法官入職門檻的提高以及法官尊榮感的提升,法官的自律性也會不斷提高,所以嚴厲的司法懲戒直接發(fā)揮作用的機會也就小了許多。

第五位:公平訴訟程序(10%)

法國一位革命家說過,訴訟程序無非是針對法官的私欲和人性弱點而采取的預防機制。

因此,在公正、合理的訴訟程序中,法官的基本行為模式將依此塑造成型,避免了枝枝杈杈的生長,因此法官腐敗的可能性也會有所降低。

當然,訴訟程序對司法腐敗的遏制作用,主要體現在雙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之中。我們經常說,(雙方)當事人是法官行為的最嚴密的“監(jiān)督者”。當然,直接將當事人稱為“監(jiān)督者”似有不妥,但當事人參加訴訟、行使訴訟權利的過程,對防治司法腐敗所發(fā)揮的客觀效果不可低估。

如何發(fā)揮當事人的“監(jiān)督”作用?這里有三個基本的衡量標準:

一是凡是法官從一方當事人處知道的信息,必須讓另一方當事人知道,并給當事人發(fā)表意見的權利。這一標準最典型的體現就是“禁止單方接觸”原則(Exparte),而這一原則決不能像某些法官理解的那樣,法官可以在辦公室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或者法官可以與書記員共同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

二是讓當事人有機會充分闡述自己的主張、理由。

三是當事人提出的所有主張、理由、證據,都應當在法官心證過程中有其相應的地位。

在整個訴訟程序中,當事人會為了最大的訴訟利益而竭盡全力展現自己的理由,遏制對方的優(yōu)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說服法官支持自己的主張?,F代社會的當事人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敗訴結果,但更不希望看到法官在審判過程中的貪腐、不公。

第六位:外部制約監(jiān)督(5%)

面對中國司法腐敗的現實,幾乎所有人給出的藥方都是“加強監(jiān)督”。于是,擴大范圍與形式的檢察監(jiān)督、包含個案是非曲直在內的人大監(jiān)督、難免因片面事實而出現誤導的媒體監(jiān)督等得到加強,而實際上,它所擠壓的不只是司法的腐敗可能,而司法的獨立性、中立性等本質屬性同時也受到了威脅。因此,在近十年強化監(jiān)督思想主導下的司法改革,并沒有為司法廉潔帶來太多進步。司法接受外部制約監(jiān)督是必要的,但如果制約的主體和方式沒有建立在其他措施的基礎上,其作用或許只能徘徊在5%左右。

第七位:司法民主參與(5%)

做到法院獨立審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腐敗現象的發(fā)生,但由于其作用通常是間接而不是直接的,因此會引發(fā)另一種模糊的認識,甚至有人說司法的獨立程度越高,腐敗的程度會越嚴重。這里不去展開評述這一錯誤觀點,但可以肯定地說,加強司法活動的民主參與的確是一種減少腐敗的直接措施。

我們不能過高估計司法民主參與在防治司法腐敗中的作用,因為畢竟民眾直接參與到具體案件審理程序中也就只有“陪審”一種方式,而且陪審在當前所發(fā)揮的作用是較為有限的,但通過陪審之外的其他民意溝通機制,包括聽取公眾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實現了法院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對民眾負責的效果,仍然可以發(fā)揮一定的預防腐敗的作用。

第八位:思想教育活動(5%)

近些年來,各級法院經常性地開展一些主題教育活動,如“人民法官為人民”、“廉政教育”等,或者開設法官職業(yè)道德培訓班,有時一年甚至搞兩三個主題活動。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些思想認識、廉政警惕問題,但實踐證明其作用受到其他方面的很大抵消,所余下的“正能量”或許只能對廉政起到5%的作用。

只靠一種措施很難解決所有問題,通過上述各項措施的綜合運用,我們才會收獲一個清廉、公正、獨立、公信的司法制度。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我們的司法制度在世界司法廉潔度排名達到前十名,仍然會存在對司法腐敗的焦慮。這并不是壞事,因為對腐敗的敏感度是與社會對這一制度的期望值直接相關的。那時,我們不會再說“法官隊伍絕大多數都是好的,只是存在極少數害群之馬”,也不會再把“不準貪污受賄”的警示牌擺在法官的辦公桌上。這種對司法廉潔過低的期待與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不相稱的。

對于承擔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職責的法院來說,發(fā)生一起腐敗案件就已經“超標”了。

責任編輯:單夢竹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