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三次發(fā)布禁令,要求各地中秋國慶兩節(jié)期間不得公款請客送禮,過一個“歡樂祥和、風清氣正”的節(jié)日。我們要為中央禁令叫好,因為公款請送,或許能拉近個別人之間的“情義”,然而,卻疏遠了黨和群眾的聯(lián)系,損害了黨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
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請請客、送送禮,相互表達敬意,感謝一直以來的關心照顧,原本也無可厚非。“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吃上幾道農(nóng)家菜,喝上幾杯酒,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不遠千里送兩條魚來,也算是禮輕人意重,無論是送禮者還是收禮者,從中都能收獲感動,感受到的是真情真義。然而,人情往來必須有節(jié)有度,假使請客不在“田家”吃“雞黍”而是在高級會館吃鮑翅龍蝦,送禮也不是送“雙鯉魚”而是送黃金美玉,這就應該防范;再進一步說,假使請客送禮的錢并非出自個人而是出自公款,那就必定是腐敗行為了。
公款請送,壞處極多。一方面,它助長了奢靡之風、傳染了享樂主義。一般來說,公款飲宴大多不計成本、極盡奢華。席間的酒和菜自然是不厭精細,就是飲宴場所,也要講究星級標準,富麗堂皇,旁邊甚至還要有棋牌室、唱歌廳,以備客人飯前閑敲棋子、飯后鼓腹而歌。公款送禮,更是一擲千金。會員卡,消費券,文物古董,名人字畫,甚至干脆直接送錢。媒體報道一些腐敗分子“住房不厭其多,車子不厭其豪,穿戴不厭其品牌”,而這房子車子穿戴,都不是自家買的。
另一方面,它滋生了貪污腐化、破壞了黨的形象。請客送禮,目的自然是想要獲取不正當利益。而公款請送,自個兒不用掏腰包,所以無論是誰也不心疼,漸漸就成了一種風氣。某些領導干部也隨之形成一種思路:你來求我辦事兒,就必須有所表示;不請不送,顯得你不懂規(guī)矩,那就對不起,別怪我板起臉來拒絕了。于是在實際工作中,吃拿卡要,雁過拔毛。廉潔奉公被當成傻瓜,貪污受賄被看成能耐。長此以往,群眾當然看不慣,當然有怨言,我們黨的威信當然也就被嚴重削弱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