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域黃金水道,不是一個地理概念或工程概念,而是涉及長江全流域、政治經濟多領域的宏大命題。
今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冒雨視察武漢新港陽邏集裝箱港區(qū),作出了“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充分發(fā)揮內河航運作用,發(fā)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的重要指示,為長江流域大經濟區(qū)建設指明了方向。長江流域經濟發(fā)展,迎來了合力推進的重大戰(zhàn)略機遇期。
流域經濟是一種生產布局以自然河流水系為基礎,以水資源綜合開發(fā)為核心的大區(qū)域經濟。流域經濟開放開發(fā)是當代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對所在國家、地區(qū)的競爭力和經濟實力有著決定性影響。
長江接南濟北,溝通東西。長江流域經濟已基本形成華東地區(qū)以上海為中心、華中地區(qū)以武漢為中心、西南地區(qū)以重慶為中心的基本格局。全面提升長江水運的服務能力和質量,建設長江流域大經濟區(qū),對加快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促進區(qū)域經濟協調發(fā)展,積極承接與合理布局沿江產業(yè),擴大內需和強增經濟外向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
全流域黃金水道,不是一個地理概念或工程概念,而是涉及長江全流域、政治經濟多領域的宏大命題。奔騰不息的巨龍,有待“龍頭”、“龍身”、“龍尾”一起騰飛。
基礎:干支流共同推進
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約7.1 萬余公里,約占我國內河通航總里程的56%,流域國土面積約占全國的1/5,人口總量和經濟總量占全國的1/3 ,年直接貢獻GDP1200多億元。2012年,長江干線貨運量達到18億噸,是世界上內河運輸最繁忙、運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打造全流域黃金水道,我們首先必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黃金水道依然面臨著“成色”不足的尷尬。以密西西比河為主干的美國航道網、以萊茵河為主干的西歐航道網和以伏爾加河為主干的俄羅斯歐洲部分航道網,是當今世界已成形的三個現代化的內河航道網。與其相比,長江通航里程超過三大航道網之和,但平均通航千噸級以上船舶的高等級航道比例,卻與以上三大水網相差甚遠。密西西比河水系千噸級以上航道約占50%,萊茵河水系達到75%,伏爾加河水系近40%,長江水系截至2010 年底千噸級以上航道不到7%。
干支航道條件不匹配、中游航道灘多水淺、航槽演變劇烈等,是長江航道的短板?;?ldquo;深下游、暢中游、延上游、通支流”航道建設思路的指導,對中游航道進行系統性整治,推動6米航道上延至武漢;通過整治并結合渠化加快一、二級支流航道的通航條件建設,實現干支聯動的長江航道網。加快信息資源整合、傳統產業(yè)改造、江海聯運和干支聯運標準化船型開發(fā)配套,提升長江流域整體空間價值,是貫徹習總書記關于打造長江全流域黃金水道的關鍵性基礎工作。
前提:調整優(yōu)化航運組織
搞好航運不僅靠增加投入,調整航運組織形式對贏得發(fā)展同樣關鍵。目前,長江流域航運組織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體制、運輸網絡、運營組織和政策法規(guī)等方面的障礙,需進一步加大對長江航運多式聯運組織的投入與扶持力度,積極推進鐵水、公水、水水聯運發(fā)展,推動經營管理的規(guī)范化、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
在武漢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達”航線、重慶兩江新區(qū)果園港水鐵公聯運港建設、瀘州-武漢集裝箱快巴、宜昌-荊州-武漢城際集裝箱航班等航運品牌的基礎上,積極試點武漢—長江中上游地區(qū)集裝箱鐵水聯運、瀘州—武漢—臺灣集裝箱快班服務航線等示范項目,加大以航運節(jié)點為樞紐的多式聯運組織,實施規(guī)模化運輸,推動船舶大型化,并加快配套暢通高效的長江航道網,助推全流域航道實現效益最大化,以有效提高港航企業(yè)的運輸效率和抵御行業(yè)“寒冬”的能力,將推動長江流域各地區(qū)的經濟繁榮,甚至對全國經濟發(fā)展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