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師德管理讓教師隊伍更純凈
2013年4月20日,四川蘆山發(fā)生強烈地震,雅安共和村小學校長張其星、雅安明山區(qū)第一中學教師陳平、高玉華等老師,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保護學生安全和學校財產,讓所有人在他們身上又一次看到了熠熠閃光的高尚師德。
“對于一個好教師來說,責任心無疑是最重要的。”家住北京市海淀區(qū)、女兒剛剛升入小學三年級的趙女士認為,“從心底愛孩子,愛教師這份工作,這種愛心和責任心無疑比專業(yè)素質更重要。”
不能不說,剛剛過去的2013年上半年,頻頻曝光的校園性侵案確實讓教師形象蒙羞。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袁桂林表示,這些事件的出現(xiàn),說明教師隊伍建設仍然有需要改進和加強的環(huán)節(jié),特別是教師的準入制度還要進一步加強,應嚴格管控那些沒有通過職前教育和培訓的人員。同時還要建立教師退出機制,對于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師要提出警示,對于連續(xù)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就應該清除教師隊伍。
沈陽師范大學教授周潤智說,理性反思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問題,下大氣力構建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是我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類學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刻不容緩的一項重要工作。
近日,教育部制定出臺《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生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要求將師德教育納入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將師德宣傳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重點工作,將師德表現(xiàn)作為評優(yōu)獎勵的必要條件。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許濤告訴記者,為全面加強教師師德的管理,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小學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的處理辦法”,將于教師節(jié)后在網上征求意見,最晚年底前下發(fā)。
“絕不能因此說明教師隊伍建設失敗了,更不能說教師隊伍整體上有問題。教壇上涌現(xiàn)的數(shù)不勝數(shù)的教師道德模范就是證明。”袁桂林說。
“教育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堅守,尤其在目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教育更要領風氣之先,為未來培養(yǎng)人才,要教育社會而不是被社會教育。”北京教育學院“三育人標兵”呂俐敏老師說,“教師必須沉下心來學習,向書本、向社會、向學生學習。為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健全、獨立的公民而努力。”(本報記者杜冰本報通訊員劉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