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滋生腐敗的溫床
八項規(guī)定,狠剎“舌尖上的腐敗”,“清卡”行動,除“四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一項項改進作風的“狠招”相繼出臺,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向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宣戰(zhàn)。
不正之風是滋生腐敗的溫床。“比如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些行為看起來不是腐敗,但往往會成為腐敗的溫床。”馬懷德認為,預防腐敗應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增強宗旨意識,“從自律的層面解決防腐問題。”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預防腐敗必須從狠抓黨風建設入手,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樹立“三個自信”,堅決糾正“四風”,切實改進作風。
在辛鳴看來,預防腐敗不僅需要制度的提前約束和規(guī)范,黨性教育同樣重要。“共產黨員的黨性教育不容放松,要通過切實有效的教育,讓黨員干部做到無腐敗之心,自覺自律,遠離腐敗。”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表示,黨員干部作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新一屆黨中央從抓作風建設開局、起步,找準了反腐倡廉建設的著力點,也找準了夯實執(zhí)政基礎的切入點。
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
薄熙來案件公開審理過程中,微博全程播報讓公眾了解到庭審全過程。“這一案件的審理,充分體現(xiàn)了反腐敗中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這是制度反腐的基礎。”求是雜志社研究員黃葦町說。
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加強反腐敗工作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完善紀委派駐機構統(tǒng)一管理,改進中央和省區(qū)市巡視制度。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表示,“反腐敗是持久戰(zhàn),要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將權力涂上‘防腐劑’,使官員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不想腐,必須堅持制度反腐和法治反腐。”
今年1月召開的中紀委二次全會提出,要深入推進反腐倡廉法規(guī)制度建設,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健全事關反腐倡廉工作全局的重要法規(guī),制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配套規(guī)定。
黃葦町認為,法規(guī)體系建設之外,還應針對反腐敗斗爭新形勢,創(chuàng)新反腐敗體制機制,比如規(guī)范網絡反腐平臺,加大對“裸官”的監(jiān)督,完善個人事項申報制度等。
姜明安則指出,應當在完善制度的基礎上將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上升到法律層面,“有必要制定綜合性的國家層面的反腐敗法,全面設計和規(guī)范反腐倡廉的戰(zhàn)略策略。
“工作規(guī)劃公布后,最重要的是落實,需要各領域、各行業(yè)、各項舉措的銜接,同時要通過考核對規(guī)劃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測評。”程文浩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