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在于推得開情面。中國人素來重情仗義,在社會上辦事也歷來注重情面、情分。作為黨員領(lǐng)導干部,我們也有社會關(guān)系、也有人之常情,對親戚、朋友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可以給予必要的幫助,但不能只講親情、友情、人情,而忘記、拋開原則和法紀。在處理感情與原則的關(guān)系時,必須把握好一個“度”,用人情代替原則,或是用權(quán)術(shù)改變原則,勢必會釀成大錯。一要把握好親情之度。無數(shù)“治家不善,舉家俱焚”的悲劇告訴我們:要當好公仆,不僅要守住辦公室這個“前沿”,還要治好家庭這個“后院”。對家人要做到愛護而不袒護,寬容而不縱容,加強對親人的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堅決抵御“枕邊風”、“膝邊風”的侵蝕,不準家人插手政務(wù),不準家人打著自己的旗號去謀取私利。有些干部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把握不住自己,對配偶、子女、親友和身邊工作人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礙于情面,明知不對,也不拒絕;對他們的錯誤不批評、不教育、不制止,甚至放任庇護,以致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后為親情所害。二要把握好友情之度。把握好友情之度,是保持廉潔的必然要求。我們都有同窗、戰(zhàn)友、同事,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注重友情無可厚非,但關(guān)鍵是要交往有度,不離原則。把庸俗的江湖義氣當友情,或者是以友情為借口騙人害人的事,不勝枚舉。有些人上了桌子就稱朋友,酒杯一端就喊哥們,背地里搞的那些事,卻見不得光,在我看來,這決不是真情意,而是虛情假意、不懷好意。對朋友講人情,首要的是學會正確地區(qū)分和選擇朋友,我們要多交一些有思想、有知識、有見解、敢說真話的知心朋友,不交那些沾滿銅臭氣、酒肉氣的朋友,對這些所謂的朋友,就要硬起心來,板起臉來,不怕他說你不講情分、不留情面。三要把握好人情之度。當今社會,人情越來越有庸俗化的傾向。“人情”正在演變?yōu)?ldquo;糖衣炮彈”。領(lǐng)導干部因為做了“人情”的俘虜,而導致身敗名裂的例子很多。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說情風”,有時候辦一個案子查一個人,要接到上百個“人情”電話,每一次對于我們都是一種考驗。作為黨員領(lǐng)導干部,我們一定要嚴把人情關(guān),擋住說情風,警惕和防止不正當?shù)娜饲榻煌?。做事講感情更講政策,講關(guān)系更講原則,堅決做到“礙于情面”不能礙,“盛情難卻”總要卻,用權(quán)不謀一己之私,處事不徇庸俗之情,千萬防止頭腦發(fā)熱,做出維護人情而違背黨紀國法、傷害人民利益的事情。
正道在于守得住底線。作為黨員干部,我們的“底線”是什么?就是拒腐蝕、永不沾,就是廉潔奉公、遵紀守法,就是“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干事,清清白白為官”。一個干部成長起來非常不容易,讀了很多年書,吃了很多年苦,做了很多工作,要自尊自愛、自省自警,堅決守好底線。一要嚴守道德底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無德。”為人處世要以德為先、以德為要。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證,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有硬氣,做官才有正氣。一個人的思想修養(yǎng)上去了,物質(zhì)欲望就下來了,就能夠淡泊名利,無欲則剛。明代學者陳獻章寫了一副對聯(lián):“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領(lǐng)導干部加強道德修養(yǎng),要持之以恒,一以貫之,對己嚴格,規(guī)規(guī)矩矩,以正派贏得人心,以勤政獲得敬重,以廉潔樹立形象,以自律保持情操,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二要嚴守制度底線。程序、制度和法規(guī)告訴我們哪些事情該辦,也告訴我們哪些事情不該辦。對于那些違反程序、超越職責權(quán)限、甚至違反法規(guī)的事情一定不能辦。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不管使出什么手段,如果把不該辦的事辦了,社會秩序就被破壞了。秩序一旦破壞,就沒有真正的受益者,個人短期的受益如果以大多數(shù)人利益的犧牲為代價,那么這種個人利益最終也保不住。我們必須強化法治觀念,嚴格依法辦事、依紀辦事,把法律法規(guī)作為用權(quán)的規(guī)制,決不濫用職權(quán),決不越雷池一步。三要嚴守廉政底線。廉潔從政是高壓線,任何人都碰不得。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曉得一個“怕”字,履行職責、行使權(quán)力,一定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恪守廉潔從政的行為準則,帶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shè)的各項規(guī)定,帶頭執(zhí)行中央紀委《關(guān)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wù)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guī)定》,做到從嚴要求、潔身自好,防微杜漸、一塵不染。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許昌市委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