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有云:“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真正干事業(yè),不能沒有及時修正錯誤的批評;真摯的友情,出自真心誠意的指“過”。敢于批評,對領導、對同志都是一種真正的關心和愛護,也是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浩然正氣。找回真正意義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關鍵是領導干部的示范作用,既要敢于批評,不怕得罪人;又要虛懷若谷,有海納百川的容人之量,有真心實意聽取批評的誠懇,包括批評錯了的意見。這樣才能防止被“禮炮”轟得昏昏然、飄飄然的現(xiàn)象。春秋時,齊國大夫晏嬰,有一天突然辭掉了在手下為官三年、一貫謹慎的高繚,眾人不解,他這樣解釋說:“我是個不中用的人,正如彎曲的木頭,需要用墨斗來取直,用斧頭來砍,用刨子來刨,才能做成有用的器具。而高繚三年來,看見我的過錯從來不說,這對我有何用處?所以我只好把他辭掉”。在晏嬰眼里,一個人不敢當面批評,只知“諂諛我者”,對己無益;相反,敢于“非我而當者”,卻是自己成就事業(yè)的幫助。一個距今二千多年的封建官吏,具有這樣的胸襟和思想,實在難能可貴,對于我們今天開展黨內(nèi)思想斗爭也不失學習和借鑒意義。
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部署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教育實踐活動要著眼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并明確指出,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拿起這一思想武器,確保“洗洗澡”的質(zhì)量,切實達到觸動靈魂的效果。而提防“三炮”現(xiàn)象,做到自我批評“不空”,同級批評“不啞”,對上批評“不虛”,則是確保質(zhì)量和效果的基本要求。顯然,這里需要領導干部尤其是主要領導同志“先從吾始”,既在“當面敢批評”上真正做出樣子,又以歡迎“非我而當者”的境界和姿態(tài),實實在在解剖自己,真心實意地虛心“納諫”。如是,“三炮”現(xiàn)象就會遁聲匿跡,真正意義上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就會出現(xiàn)。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擴展閱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欄
宣講家評論自3月1日上線以來,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稿件一經(jīng)采用,必付稿酬。宣講家評論團隊郵箱:xj71pl@163.com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