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是為民務實清廉,我們應該如何深刻認識?
李君如:為民,是群眾路線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更是新的歷史方位對執(zhí)政黨提出的新要求。群眾路線的科學內(nèi)涵,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群眾。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今天黨所處的歷史方位中,尤其需要恪守“為民”的根本宗旨。
務實,是群眾路線的本質特征,更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改進作風的重要任務。為了堅持務實,就要在思想上真正按照實事求是的要求辦事,下大力氣破除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等不良風氣。
在決策中我們一要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二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jīng)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三要進一步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干部的基本職責,同時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yǎng)鍛煉干部的基礎陣地。
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只有我們?yōu)槿罕娹k實事,群眾才會同我們一起把實事辦好。
清廉,是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新的考驗面前黨要解決的緊迫課題。群眾路線是黨員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紐帶。在“從群眾中來”與“到群眾中去”之間,干部既要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又要將根據(jù)群眾意見作出的決策在群眾中貫徹下去。
干部的素質、能力和作風在貫徹群眾路線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由此也決定了干部的道德、品行、操守在貫徹群眾路線過程中具有特殊的意義。當前,在干部的道德建設中尤其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記者: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該如何堅持群眾路線?
李君如: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今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從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做起,加強黨的群眾工作。
以轉變作風為前提做好群眾工作。過去,我們的干部騎著自行車下基層,戴著草帽進農(nóng)戶,群眾工作富有成效。這些年來,許多干部是小車進小車出,同基層群眾接觸少了。這些情況和經(jīng)驗告訴我們,切實轉變作風是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前提。
以信任為紐帶做好群眾工作?,F(xiàn)在,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一些地方的基層群眾對干部缺乏信任。出現(xiàn)這種情況,既與這些地方平時做表面文章,大話空話多,實際上沒有落實,失信于民有關;也有這些地方個別干部言行不一,致使政府公信力降低等原因。因此,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就在于我們的廣大干部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取信于民。
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基礎做好群眾工作。我們注意到,大部分群眾的意見和不滿不是針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而是針對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走樣和變形。要做好群眾工作,重點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要求解決的實際問題。經(jīng)驗證明,只要我們幫助群眾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群眾就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擁護黨和政府。
以制度為保障做好群眾工作。群眾工作是一項經(jīng)常性的工作,而不是一項突擊性的工作。因此,做好群眾工作的可靠保障是健全的制度。過去好的制度還要堅持和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適應今天新情況的新制度。
總之,我們要在實踐中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進一步研究和總結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經(jīng)驗,并把它上升到理論層面,更好地指導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記者 何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