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群眾路線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實踐指南
(一)以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方法指導實踐。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就是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依靠群眾是根本,為了群眾是目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其根本是實事求是的觀點,是發(fā)展和運動。為了達到為了群眾的目的,解決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就必須調整生產關系,因此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是對生產關系的調整,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著重突出黨的反腐倡廉建設,學習型政黨建設等一系列理論創(chuàng)新都是基于此方法論而產生的,實踐和理論基礎不言而喻。
(二)以一般和個別,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方法指導實踐。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堅持一般和個別,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方法。不能光研究對策,不身體力行,弄虛作假,這要一般沒有號召力,缺乏實干性。同時,領導要指導和學習相結合,在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基礎上,做學習型人才,不斷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以適應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實際需要。領導要能到實際工作中去,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能搞“兩極分化”,不能出現(xiàn)“領導離不開椅子,群眾看不到落實”的現(xiàn)象;領導要務實,不能搞官僚主義,傳達文件精神抓得緊,具體落實放得松。
(三)以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指導實踐。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既是黨的工作的出發(fā)點也是落腳點。離開這一宗旨,我們的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此,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根本指導方法就是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只有滿足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黨的執(zhí)政根基自然會堅如磐石。無論如何實踐,黨員都是公仆,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忠實捍衛(wèi)者,實現(xiàn)人民的訴求就是實現(xiàn)自己的訴求,不能割裂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因此,無論形勢多么復雜嚴峻,都必須以此為準繩,應對各種危機困難。同時,只有堅持這一根本宗旨,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危機,只要有人民群眾做我們的堅強后盾,都可以披荊斬棘、迎刃而解。
(作者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2009級軍隊政治工作學專業(yè)研究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