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聲】
編者按:把餐桌上回收的火鍋紅油,進行一番特殊的“提純工藝”之后,再重新回流到食客的餐盤。對于這樣的事件,我們不敢想象,可卻不斷地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中國的食品安全之癥真的是無法“根治”嗎?我們堅信,社會的良知和政府的力量,終會讓我們吃上安全食品,但不知道到底要等多久,請關注本期案例。
暗訪后廚
3月25日,市民張先生向記者報料稱,自己在位于漢口京漢大道前進一路口的“活鮮水貨火鍋”玉麒麟店就餐時,無意中見到工人在收集紅油火鍋里的剩余湯水,懷疑是被重復利用。3月30日,記者臥底進入“水貨火鍋”玉麒麟店后廚,連續(xù)進行了3天的探訪。
3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店,先后接受了前廳和后廚兩位負責人的面試。記者詢問入職時是否要提交健康證,李經理表示,只要上交一份身份證復印件和一張照片就行,至于健康證,“你先不要管它”。在進入后廚工作的第二天,記者向負責宰殺的兩位工友和一位洗碗工打聽,被告知他們都沒有辦理健康證。
4月1日,記者親眼目睹了讀者報料的“回收紅油,重復利用”的情景。每隔兩三天,他們就會熬制一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武漢知名餐飲人告訴記者,火鍋店回收紅油再利用,這在過去不是秘密。
【事件發(fā)展】
第一次進入這家火鍋店的后廚,30平米左右的房間中央,是一條鐵皮長桌,靠門的一端擺放著調料罐,中間放著一些等待處理的蔬菜,桌子另一端是兩個大原木砧板。房間四周靠墻的位置,依次是一些柜子、架子、洗菜水池、屠宰點和灶臺,屠宰點和灶臺之間靠一塊板子阻隔。8名工人,按照分工忙著手頭上的事,身上原本白色的工作服,不同程度地變色了。其中一人的服裝已經完全成了褐色,他主要負責宰殺雞和魚,油炸各種蝦子,片魚片。他表示自己的工作服至少一個月沒洗過。
廚房的地面整天濕漉漉的,所有人都穿著防雨鞋。在長桌兩側的地上,原本有兩條淺淺的污水排放渠,但經常被雞毛、魚內臟阻塞,污水漫出來之后,人們忙碌起來就顧不得它,廚房地面被踩得污水四濺。離污水渠不超過30厘米的地方…【更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