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首,在全省各大賓館酒店,見到的是一幅有別于以往的場景——門口,公務車少了,各種會議的橫幅、指示牌減了;門內,餐廳使用率低了,空會議室多了。
會議精簡了,吃喝風剎住了。新作風帶來新氣象,各級干部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基層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福建發(fā)展再添新活力。
轉變作風,八閩凝聚共識
工作作風關乎事業(yè)興衰成敗。
去年底,為全面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省委常委會研究通過《貫徹落實〈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的辦法》,就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和文件簡報、改進新聞報道、規(guī)范出訪活動、加強督促檢查等五個方面,提出26點要求。
轉變作風,先從領導干部改起,從省級各套班子改起。
去年12月27日,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合二為一,兩天會期壓縮到一天,力求務實高效。上午,省委書記尤權、省長蘇樹林就貫徹十八大精神、做好明年工作進行部署;下午,各設區(qū)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qū)一把手每人上臺發(fā)言,時間都不超過8分鐘。
少說成績、多說辦法,直面問題、交流思路,沒有穿靴戴帽,沒有空話套話。與會干部說:“省委為貫徹中央的八項規(guī)定帶了好頭。”
今年初的省兩會期間,警車不開道、交通不管制,盡可能不影響市民正常生活;代表委員駐地,不見鮮花彩旗、巨幅標語;
會場外,不掛氣球、不設拱門,沒有鑼鼓喧天、紅毯鋪地;會場內,僅擺紙質資料,沒有茶杯、礦泉水;分組審議討論,省領導帶頭將發(fā)言時間留給各界委員、基層代表……新風撲面,令人振奮。
上行則下效。全省上下的工作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進一步調動起來,各級各部門探索建立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強力推動。
1月10日,莆田市涵江區(qū)召開首次基層黨建工作專項述職會議。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街道黨工委書記上臺述職“撈干的說”,同時接受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等評委問詢。不管問題多尖銳,都要讓評委點頭,才算述職通過。“時間緊、問題硬,有壓力更有動力。這好風氣一定要帶回鎮(zhèn)里,變長會為短會、專題會,著力解決問題。”一名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說。
2月5日起,永春縣以仙夾、下洋兩鎮(zhèn)為試點,啟動“訪民情、議民生、聚民力、辦民事、請民評”活動,領導帶頭訪、干部逐戶訪、黨員隨時訪,對民生難題議方案、聚合力,一抓到底。兩個試點鎮(zhèn)梳理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和需求最迫切的項目,召開黨員或村民代表大會商議、確定本村今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時限及責任人,接受群眾評判,讓走訪走出真成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