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對第四屆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予以表彰,江蘇省法律援助中心等11家單位和諸建儂等17名個人榜上有名。這是繼2012年江蘇省法律援助中心黨支部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之后,江蘇法律援助工作再一次收獲“國字號”的榮譽表彰。
筆者從省司法廳了解到這樣一組信息,江蘇省法律援助工作辦案量連續(xù)三年位居全國第一,法律援助群眾滿意率長期保持在99%以上。在剛剛閉幕的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法律援助作為2013年的重點任務(wù)再次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近日,筆者走訪了南京、南通等地,采擷法律援助身后溫暖感人的片段,共同感受全省司法行政系統(tǒng)唱響守護公平正義的法援好聲音!
117家法援中心、2416個工作站、13100個聯(lián)系點——打造法律援助服務(wù)百姓的好網(wǎng)絡(luò)
2011年,一位四川籍的農(nóng)民工在公路上遇到了車禍,他在血泊中大叫,“如果我死了,一定要請安德門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為自己討個公道!”在救護車向車禍現(xiàn)場飛奔的途中,他永遠離開了人世。
一個普通的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到底有什么樣的魅力,讓瀕臨死亡的人把所有的希望和信任都全權(quán)托付呢?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走進了南京市安德門農(nóng)民工市場。
春寒料峭的三月,不大的市場里已經(jīng)擠滿了進城謀生的農(nóng)民工。遠遠望去,藍底白字的法援標識赫然映入眼底,接待窗口處有10多位務(wù)工人員正在填寫申請表。
汪晨是這里的站長,記者向他提到了臨終前的農(nóng)民工大呼要找安德門法援工作站的事情。“生命無價!這就是用生命詮釋了對我們法律援助的需要和信任!”
筆者隨機走訪了一位來自安徽宿州的小黃。小黃今年20歲,他攥著一張皺巴巴的欠條告訴記者,年前冒著高空作業(yè)的危險和工友們干完了外墻粉刷的活兒,至今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工資。
“聽很多工友介紹,安德門這里有法律援助服務(wù),能為我們免費打官司,所以我特意從外地趕過來了。”小黃展示了一張從溫州到南京的動車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