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民進城不放棄家庭承包土地(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如何看待農民進城不放棄家庭承包土地(2)

三、農民進城享受市民待遇又不放棄家里承包土地,這是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并不是國家無償給農民的福利。

我國法律對于明確要求穩(wěn)定農戶家庭對土地的承包使用權的規(guī)定,主要有三層表述:一是長期穩(wěn)定,二是法律保障,三是不被侵犯,從而形成了完備的體系。

一是長期穩(wěn)定。

穩(wěn)定農戶家庭對土地的承包使用權的規(guī)定,最早出現在1993年7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法》,該法經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修訂。其中第五條規(guī)定:“國家長期穩(wěn)定農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二是依法保障。

關于依法保障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最早出現1993年7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法》第十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依法保障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方式、期限、發(fā)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和流轉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另在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條規(guī)定:“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是為穩(wěn)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yè)、農村經濟發(fā)展和農村社會穩(wěn)定,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guī)。

三是不被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協(xié)商確定。流轉的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繳。”這就將中共中央的政策性規(guī)定以法律條文固定了下來。

為了保障法律賦予的農戶家庭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的利益,有關政府部門在政策上進行了具體規(guī)定。如2005年1月19日,農業(yè)部發(fā)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截留、扣繳。”

四是實踐中村集體干部侵犯農戶利益的事實不容忽視。

我國法律特別規(guī)定村集體有保障村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責任,禁止村集體干部侵犯農戶利益?!吨腥A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年11月4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修訂)第八條規(guī)定:“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fā)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經濟,承擔本村生產的服務和協(xié)調工作,促進農村生產建設和經濟發(fā)展。村民委員會應當尊重并支持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維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tǒng)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障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承包經營戶、聯(lián)戶或者合伙的合法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我們看到,在實踐中屢屢發(fā)現少數的村集體干部侵犯農戶利益的事實,主要表現,一是一些村干部以集體享有承包地的所有權為名,剝奪農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宣稱“土地是集體的”,任意收回、越權流轉農戶承包地;二是一些村干部憑借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和行政權力,操控土地流轉,搞硬性流轉;三是個別的村干部在上級政府機關的領導和指揮下,協(xié)助公安、檢察院、法院機關逼迫農民,搞強制性的土地流轉,極大地侵犯了農民的利益,逼得農民不斷上訪,以至于釀成大的社會動亂事件。

有種觀點認為,村集體要保障所有權,是需要經費的,不從農戶流轉的土地林地費用中支付,也就沒有了來源。其實,關于村集體為保障所有權的工作所需經費,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yè)農村發(fā)展基礎的若干意見》已經明確規(guī)定:“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另有的觀點認為,村集體從農戶流轉土地林地經費中分享收益,可以用作發(fā)展集體經濟、合作經濟的資本金。這種觀點也是不對的。在一個村集體中,要不要發(fā)展集體經濟、合作經濟,需有村民大會表決決定,而不是由學者們、上級政府機構或外來人代替村民決定。而且,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村集體發(fā)展合作經濟所需資本金的來源,應該根據合作經濟的籌款通行辦法,例如可以從入股本金中支付;也可以從金融機構貸款(但是不能像河南省南街村那樣借款十幾億元賴著不還),還可以申請政府的扶持資金;更可以興辦農村資金互助社等。對此,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規(guī)定:“推動家庭經營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推動統(tǒng)一經營向發(fā)展農戶聯(lián)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力,為農民提供多種有效服務。大力發(fā)展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深入推進示范社建設行動,對服務能力強、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給予補助。各級政府扶持的貸款擔保公司要把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納入服務范圍,支持有條件的合作社興辦農村資金互助社。扶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自辦農產品加工企業(yè)。”

四、農民進城享受市民待遇又不放棄家里承包土地,相對于城里人獲得的巨大的財產改革好處,仍然顯得微不足道。

改革開放以來,城里人獲得的巨大的改革好處,一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物質生活大大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二是更重要的是獲得了財產私有權,例如有了房屋私有產權。

千萬別小看城里人房屋私有產權,別低估城里人房屋私有產權的價值。例如在北京三環(huán)地帶,每平方米大約在3萬元左右,一個100平米的房屋就是500萬元。如果一個家庭有父母和子女3人參加過房改(華生教授最近說,城里人平均有5套房),即有三套100平米的房子,現在價值1000萬元。至于在省會城市和自治區(qū)首府的城里人,二環(huán)內商品房平均每平民1萬元,100平民也值100萬元,一家三口參加房改,也有300萬元的財產。另據典型調查,在黨政機關、壟斷國企、事業(yè)單位工作的職工,多數人讀不止一套房,有的有兩三套,華生教授最近說,城里人平均有5套房,價值就更多了。當然,這不包括房改時工作單位是經營不下去的國有企業(yè)的人,他們中有一部分人沒有享受到房改房,不過這部分人畢竟是少數,即使這部分人征服也正在為他們加班加點地蓋經適房、公租房。

這也就是說,城里人絕大多數度變成了有產階級,至于那些貪官、“官二代”、“富二代”的財產,更是達到了不計其數的程度,怪不得財產公示制度遲遲出不了臺呢!

相對于城里人獲得的巨大的財產改革好處,農民們除了極少數富裕了起來外,絕大多數仍處于貧窮狀態(tài),一個重要標志是沒有財產。近幾年來,學者們論證了農民承包土地林地使用權為物權,意在讓農民享有財產權,進而享受改革紅利。這一論證被決策層、立法者所采納,這才有了農民進城享受市民待遇又不放棄家里承包土地的說法。

目前,絕大多數農民工不愿意以放棄承包地和宅基地換取城鎮(zhèn)戶籍,必須完全尊重個人意愿,不能把農民工獲得城鎮(zhèn)戶口與放棄農村土地權利掛鉤,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收回。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教授最近指出,適應農民工進城落戶和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需要,需要賦予農民對承包土地、宅基地更大的處置權。要在健全法制和發(fā)育土地市場的基礎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探索建立農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轉或退出機制,是完全正確的。不過,我們還必須看到,農民進城享受市民待遇又不放棄家里承包土地,相對于城里人獲得的巨大的財產改革好處,仍然顯得微不足道。

責任編輯:單夢竹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