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姚遙:《建構認同:新中國對外宣傳六十年》,《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第93頁。
②(14) (15)(16)(27)《中央關于亞洲及太平洋區(qū)域和平會議宣傳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中央檔案館編研部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 (1949-1956)》,北京,學習出版社,1996年,第409頁/第19頁/第1058頁/第1038頁/第409頁。
③羅平漢、倪海東編:《強國序曲——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第71頁。
④《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人民日報》,1956年9月28日,第1版。
⑤⑥(18)(28)習少穎:《1949-1966年中國對外宣傳史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07頁/第45頁/第200頁/第179頁。
⑦十大報告中還有“為人民”的口號,不過該口號顯然不及前兩者具體和更便于執(zhí)行。
⑧十大相比九大個別地方的對國家的認識改進可能與周恩來的努力有關。
⑨曲星:《公共外交的經(jīng)典含義與中國特色》,《國際問題研究》,2010年,第6期,第7頁。
⑩黃華:《親歷與見聞——黃華回憶錄》,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第136頁。
(11)(19)黃澤存:《新時期對外宣傳論稿》,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2年,第71頁/第116頁。
(12)時任中央對外宣傳小組組長朱穆之的發(fā)言。參見《我國對外宣傳一定要實事求是》,《人民日報》,1986年12月4日,第3版。
(13)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權力與相互依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94頁。
(17)《捷“紅色權利報”再評兩種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人民日報》,1960年3月18日,第5版。
(20)《為現(xiàn)代化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國際輿論環(huán)境》,《人民日報》,1996年2月3日,第2版。
(21)《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在京舉行》,《人民日報》,1998年2月21日,第2版。
(22)《站在更高起點上把外宣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報》,1999年2月27日,第1版。
(23)(26)王晨:《抓住難得歷史機遇 塑造良好國家形象》,《人民日報》,2010年6月1日,第7版。
(24)(25)(29)《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1年10月26日,第1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