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謝魯江:民生為本 科學發(fā)展觀為據(jù)

(本稿未經報告人審核。作者觀點不代表宣講家網立場。未經宣講家網站同意,請勿轉載。)

 北京市交通委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大家早上好,很高興來到對我們人民生活非常重要的管理部門?,F(xiàn)在大家講民生,民生最主要的是衣食住行,所以你們就占了行非常重要的方面,到這樣一個單位能夠跟大家交流我也挺高興的。我今天講的題目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綱領,學習十八大報告的體會》。大家也知道,我在中央黨校是經濟學部的,平常從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fā)展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因為大家知道每個人肯定受自己知識結構的制約了,所以我的體會,結構還是側重于經濟方面,而且這次我認為十八大報告強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題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以發(fā)展為核心的,所以我是想從這個角度側重談談我的體會,來供各位領導和大家參考。一個方面談一些體會,另一方面給大家提供一些我認為有關的相應的背景性的材料。

十八大精神的兩個關鍵詞

我的體會就是兩個關鍵詞,十八大報告提供的是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民生為本,民生是我們所有工作的根本所有事業(yè)的根本,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解怎么樣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也是推進我們工作的根本,這是我的第一點體會。第二點體會是科學發(fā)展觀為依據(jù),指導我們解決中國發(fā)展的問題,推進我們的工作,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為依據(jù),而且這些指導和依據(jù)不單是思想上的還包括方法上的,包括思路上的,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怎么思考這些問題,怎么找到解決的辦法。我想圍繞這兩點談一點我學習的體會,談一下我的認識。

一、十八大關鍵詞之一:民生為本

習近平講話的三層含義

首先第一部分是民生為本。大家都知道習近平總書記在記者見面會上講的這段話,這段話已經成為名言了,而且這段話提出來之后在國內國外都廣受好評。其中我在網上看到的大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老百姓都懂”。這些話你看著很平易,但是實際上是很好地概括了十八大報告的精神。因為大家知道習近平總書記他是十八大起草小組的組長,他對十八大報告應該說些什么怎么去說,究竟要表達什么樣的中心思想他是非常清楚的。他說這段話很明確地表達了十八大報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我體會這段話可能我體會三層意思,

第一層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做什么,做的就是滿足老百姓的需要,更穩(wěn)定的教育,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水平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我們的孩子過的比我們這一代更好,等等。說起來你問老百姓你心目中的小康社會是什么樣子,老百姓說的大體都是這些方面,他體現(xiàn)了對小康社會的設想。

第二個說明了我們黨把民生作為所有工作的根本目的,因為大家看到從頭到尾都在講民生,都是老百姓息息相關的。跟生活環(huán)境生活質量生存狀態(tài)息息相關的,所以改進老百姓的生活,讓老百姓過上好的生活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也就是十八大報告的主旨,這是我理解的第二層意思。

第三層意思,這個不單是美好的前景也是我們的課題也是我們的任務,怎么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怎么樣滿足老百姓的愿望,難度是很大的。所以大家知道交通委,老百姓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北京市的行安排的好,能夠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能夠形成一種合理的模式,能夠統(tǒng)籌兼顧各個方面,高收入的低收入的,中等收入的,上班族的,各個方面的,老人的年輕人的上學孩子的,各個方面的衣食住行的要求難度是很大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需要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體制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需要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去做的。因此,這些既是我們的目標,也是老百姓的要求,也是我們的任務,也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說光在講空話,實際上是在布置任務,實際上是提出要求。

1. 民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涵

所以我覺得十八大報告在這方面民生這方面談的是非常深刻的,而且圍繞著民生在理論上有了一系列的突破,比如說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對全面建設小康的認識有一系列的突破。它在回答中國應該建設成什么樣的社會這樣的問題。中國建成什么樣的社會有兩點:

首先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渴望,你認為這樣是比較理想的,他認為那么的是比較合適的。作為我們黨一個方面要集思廣益,集中反映大家的利益和要求,三個代表,你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但另一方面我們要有集中的統(tǒng)一意志,要有自己的核心的綱來統(tǒng)領這些東西,就是以民生為本。大家看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話,他所說的老百姓的希望,讓大家過上美好生活的社會,就是我們黨想帶領大家建成的社會,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這個邏輯上是一貫的,而且這個邏輯的核心就是在講民生,圍繞著民生來談中國應該怎么進步怎么發(fā)展,最后發(fā)展成什么樣子,建設成什么樣的社會。

首先第一個當然中國肯定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所以道路制度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大構成,一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這樣一個非常成體系的制度說明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小平同志說了,最根本的命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么建設社會主義,所以從那時候到現(xiàn)在,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大,我們一直圍繞著根本性的命題做出不懈的探索,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十八大報告說了,第一不能走老路,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的對社會主義認識,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認識;第二也不能不要社會主義,走邪路也不行,所以我們還是要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你始終就得面對這個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么建設社會主義。

所以我覺得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又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而這個進展的核心就是把民生的含義、民生的概念納入了社會主義認識之中。我覺得突破點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從十八大報告可以看出,今后認識社會主義必須把民生作為所有核心內容來認識。

那么這個在十八大報告的第二部分講的是非常明確的,這里面大家可以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下面的基本要求,下面的基本要求是八個要求,八個“必須堅持”。所以這個就是定義,我們說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怎么知道你從事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怎么定義怎么理解?所以十八大報告就很明確講了八個方面,只要按照這八個方面的要求去做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個定義非常明確,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小平同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帶有一點否定性的。當時我們可能還需要探索,小平同志是“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必須發(fā)展生產力,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堅持發(fā)展是硬道理”?,F(xiàn)在我們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fā)展,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有了更明確更清晰很全面的認識,這就有了八個堅持: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必須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fā)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八個必須堅持,八個基本要求,也就是說你按照這八個基本要求去做,你達到了這八個基本要求,我們就可以定義我們做的工作、我們從事的事業(yè)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它不但是空洞性的理論性,它把抽象的概念,變成了非常有針對性、非常明確的工作要求,而且這些工作要求的內容非常集中,大家可以看到核心內容是民生,人民的主體地位、共同富裕、社會和諧、和平發(fā)展,哪個不是圍繞著民生在展開,哪個不是圍繞、或者最后落到民生基點上。

所以我的體會就是說,十八大報告告訴我們,現(xiàn)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中,一個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內涵就是,我們從民生來認識中國,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實際上這個本來就是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出發(fā)點,只是后來那么多年社會主義搞得有點糊涂了,把表象性的東西當成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當作社會主義必須不能更改的特征。實際上現(xiàn)在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么呢,馬克思當年為什么提出社會主義,為什么認為人類必須走社會主義的道路?說到底就是人的生存狀態(tài)不好。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兩個基本點

所以人類社會看著很復雜,我覺得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歸納為兩個基本點:第一個基本點創(chuàng)造財富;第二個基本點是分享財富。創(chuàng)造財富靠生產力,分享財富靠合理的利益關系。

第一個,生產力不發(fā)展,沒有財富人都活不下去了,更談不上分享財富了,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恩格斯說馬克思有兩大發(fā)現(xiàn),第一個發(fā)現(xiàn)歷史唯物主義,人必須活著才能談到其它,而要活著必須勞動,必須生產,必須要有生產力,必須能夠把資源變成財富、變成人們所需要的東西,而且創(chuàng)造財富能力越來越強,能夠給社會帶來的財富越來越多才行,這就叫生產進步。所以資本主義社會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豆伯a黨宣言》也在講肯定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超過人類社會幾千年的財富,在創(chuàng)造財富來講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馬克思為什么最后非要講社會主義,為什么推翻資本主義,還有分享財富理念?所以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fā)達,但是分享財富不合理,核心就是回答這兩個問題。你不能大家都是分光吃凈,大家得不到,不能夠分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那也不行。所以為什么這個社會又要講效率又要講公平,講效率就是要發(fā)展生產力,就是要更多地創(chuàng)造財富 ,講公平就是要有合理的分享財富,不是絕對平均,是合理的分享財富。

所以馬克思兩大發(fā)現(xiàn)可以看到,一個是歷史唯物主義強調,只要創(chuàng)造了財富才能進步發(fā)展,還要合理地分享財富。資本主義社會就是這樣,馬克思認為它最大的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在這個地方,它創(chuàng)造的財富非常多了,財富本來應該讓人民過上很好的生活,結果沒有,反而剝削等等。好比過去打仗,都是冷兵器,雖然很慘烈,那時候生產水平低,打來打去死亡的人很少?,F(xiàn)在生產力很發(fā)達了,用導彈等等,這就帶來很大的災難。你沒有造福于人,反而危害人,這就是生存狀態(tài)不好。

所以馬克思就說,在生產力發(fā)展同時還要不斷改進、改善人民的生存狀態(tài),所以馬克思強調人的解放,人的全面發(fā)展,這是馬克思主義最終的宗旨。最終的中國共產主義社會是什么樣的,是人全面發(fā)展的什么。也就是人的生存狀態(tài)不斷改善的社會,你最終落到不斷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要不斷地有更好的生存狀態(tài),必須要有物質基礎,所以你必須不斷地創(chuàng)造生產力。

第二個,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比較和諧的社會制度、社會的關系。所以我覺得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更加明確了,而且更加和老百姓息息相關了。過去一說社會主義那是教授、學者在課堂里講的,可能跟老百姓沒什么關系,大家知道社會和諧的社會,是民生不斷改善的社會等等,這種社會主義是跟老百姓有關的社會主義,是和民生息息相關的社會主義。從這個角度來講,把民生納入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中,是對社會主義認識很大的推進。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體現(xiàn)了很好的繼承和發(fā)展關系。當然它講得比較抽象,它在講人。當然落到實處人就是一個一個的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結合中國的發(fā)展結合中國老百姓的要求,把民生的含義更明確地納入對社會主義的要求和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和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另外十八大報告再一次確認了中國社會當前的矛盾,主要還是民生,所以后面看三個“沒有變”:中國長期處于初級階段的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第三個我國是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變。

我們中國共產黨有最基本的認識方法:矛盾的方法。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決定的,所以我們歷來強調抓主要矛盾。我們黨的歷史證明,你把主要矛盾抓準了,我們的路線方針就比較對;你把矛盾抓錯了,事業(yè)推進就不會順,甚至遭受重大挫折。因此,大家看毛澤東同志,革命年代對社會矛盾的認識是非常清醒的,是非常準確的,所以矛盾抓準了,調動哪里力量,怎么推動革命,甚至是很游刃有余的,對今后的工作怎么發(fā)展也非常有預見性。當然后來建國之后對社會的主要矛盾認識就出現(xiàn)偏差了,階級矛盾是主要矛盾,這就是偏差了,所有黨的路線 ,對黨的要求都圍繞階級斗爭去搞,結果遭受了重大挫折,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大家對社會主義失去了信心,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后誰也不信共產黨,誰也不信馬克思主義了。

所以正因為這樣,小平同志才提出來四個堅持,但是光靠堅持不行,還得要有發(fā)展,還得要有事實有說服力,所以小平才強調對主要矛盾的認識要扭過來,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形成了黨的基本路線?,F(xiàn)在實際上還強調這個,主要矛盾沒有變。講得很多,但是不管你講什么,黨的最基本判斷,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生產的矛盾還是主要矛盾,還是我們要始終堅持的,我們的所有方針路線都要針對這個,我們理論建設都要圍繞這個去推動。然后正因為你是這樣的生產,所以你才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所以你才是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些定性都是由矛盾來的,你的矛盾說清楚了,發(fā)展中國家的性質也確定了,初級階段的歷史定位也就確定了。所以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發(fā)展為第一要務,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方針政策就不能動搖了,這個非常重要的。

但是大家看到這個矛盾的核心還是民生,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還是民生,老百姓生活發(fā)展了,需要有更好的生活水平,有更高的收入水平,也就是說老百姓享有更多的財富。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生產還落后,我們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還很差,所以你還是這個矛盾。一個是你創(chuàng)造財富能力不斷提升,第二你分享財富的方式要變的越來越合理。所以還是和民生連在一起,因此大家看到,無論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務的認識,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的認識,這個是很完整的認識框架理論體系了。這個體系最核心的東西,最本質的東西就是民生。

所以這是我想講的第一點。十八大報告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而這種深化的基點是在民生上。

走向共同富裕、減少貧富差距的三種模式

圍繞這個我們就探索一下,現(xiàn)在世界上講共同富裕,世界上講收入均等化,有三種模式:

第一個以國家再分配為主的模式,像北歐、亞洲的新加坡模式,它的突出特點是“三高”模式——高稅收,高保障,高福利。國家通過稅收把錢收上來,通過政府、通過財政進行再分配來彌補收入分配的差距,這是一種模式。這種模式碰到比較大的困難是福利國家病,最典型的是歐洲爆發(fā)主權債務危機。歐債危機的根源是福利國家體制,但是財政沒錢了,以前借錢搞福利到期了,沒錢搞下去了,所以現(xiàn)在解決辦法是削減福利壓縮保障,結果一減少保障遭到全民的反對,不是這個階級反對那個階級不反對,是全民反對,從比較基層的公民工人到高層的公務員警察,公司高官都反對,大家都不愿意。所以有點走到另外一個極端去了,注重了財富的分享相對忽視了財富的創(chuàng)造。

第二是以企業(yè)為主。比如日本終身雇傭制,從你進入企業(yè)開始,企業(yè)從頭到腳把你包起來,一輩子沒有失業(yè)的風險,所以這樣基本上大體不需要政府的保障,所以這樣通過工資途徑、薪水的途徑大體上拉平收入,所以戰(zhàn)后在經濟高速增長收入過程中,他的工資差距不是很大。臺灣走另一條路,鼓勵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大家都至少成為一個小業(yè)主,基本上中產了,有自己的財產有自己經營的事業(yè),市場做得比較好的話,就收入比較穩(wěn)定比較豐厚,臺灣的中小企業(yè)政策是被世界上聯(lián)合國樹為典范的。

這種模式的缺陷是經濟必須好,如果經濟不好,企業(yè)一完蛋,那日子就不好過了。所以現(xiàn)在像日本,日本經濟叫做“停滯的20年”,企業(yè)日子都不好過,所以現(xiàn)在日本貧富差距在拉大。所以差距拉大之后失業(yè)在加劇,日本自殺率在上升,整個社會就彌漫著一種情緒,為什么像我們都說釣魚島事件鬧事的是什么來著,他鬧事我們覺得他在胡鬧,但是你想想他胡鬧的時候他選票在增長,日本的老百姓是投他票的,為什么投他的票,他給老百姓找了一個宣泄情緒的缺口,不管這個缺口多么荒謬,多么沒有道理,但是老百姓他不管,日子不好過,工作也失去了,保障也沒有,天天都在失業(yè),都到了自殺的邊緣了,這個時候找了一個出氣口何樂而不為。所以他的小黨成立沒兩天已經排在日本所有政黨的第二位了,反映了日本不好的情緒,跟經濟糟糕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第三種是綜合模式。合理的是德國,用中國的話是兩條腿走路,一個方面企業(yè)比較合理的分配,工資收入比較高。德國人有句話,你只要成為了技術工人,就拿到了中產階級的門票。所以他初次分配比較好,國家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大家留意的話會看到,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日子都不好過,其它的國家陷入歐債危機,美國面臨財政懸崖,剛把金融危機沒有完全對付過去,現(xiàn)在又面臨財政懸崖,日本我剛才說了?,F(xiàn)在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里只有德國一枝獨秀,現(xiàn)在撐著歐盟的就是德國。那么你想想和德國這套制度是有關系的,肯定是他的制度比較好,我們現(xiàn)在也在學習借鑒,總結他的經驗。

但是大家會看到一個問題,我講的國家也好地區(qū)也好,都是資本主義的。就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他們搞收入均等化。他是資本主義,是痛定思痛。資本主義在歷史上有兩個黃金時期:第一個黃金時期是馬克思到列寧的時代,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注重創(chuàng)造財富,生產力發(fā)展得非常迅速,但是相對不去管分享財富的問題。所以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歷史很長,我們經常講的先污染后治理。先拉大分配差距,回過頭來再調節(jié),他就可以這樣做。我們現(xiàn)在就不能這樣做,我們現(xiàn)在爭論最大的就是這個,有的人說既然中國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就先污染,關鍵把生產力發(fā)展上去,你現(xiàn)代化回頭再治理不是小菜一碟嘛。我們現(xiàn)在說不能這樣子,科學發(fā)展觀強調既要發(fā)展同時也不能污染擴展。然后收入分配也是這樣,我們既要不斷發(fā)展生產力,也不能說等到現(xiàn)代化了回過頭來再解決貧富差距問題。資本主義國家就是這樣,第一個階段就是拼命的發(fā)展,相對矛盾就忽略了,公平問題就忽略了,日子很不好過,最后兩次世界大戰(zhàn)。你想想一個國家內部不是矛盾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為什么要跟世界大戰(zhàn)。你社會內部最主要的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最重要是什么,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貧富差距。所以最后打來打去,矛盾也轉移不出去,戰(zhàn)爭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戰(zhàn)后西方國家痛定思痛,開始搞福利國家體制,開始建設社會安全網,也就是把過去啞鈴型的社會建成紡錘型的社會。結果這樣收入分配問題調整了一下,結果就比較好了,資本主義就進入了第二個黃金時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到現(xiàn)在50多年60年過去了,大家就看到基本上實現(xiàn)了和平的發(fā)展,國內也沒有發(fā)生大的沖突,國際也沒有真正出現(xiàn)全面的災難和戰(zhàn)爭。

相對來講強調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個問題反而沒有解決好。現(xiàn)在所謂號稱社會主義國家古巴、越南、朝鮮大家也都知道,不但沒有解決好財富分享問題,甚至連財富創(chuàng)造問題都沒解決好。所以我們中國在這方面應該說在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史上我們就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我們現(xiàn)在真的要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來走一條共同富裕也好,收入均等化也好走這條道路。蘇聯(lián)沒有完成這件事情,其它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暫時不能指望他能做好這個問題,不是說不強調財富的分享,而是財富很少,沒多少可分享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就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不斷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合理的解決財富分享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個至少在理論上在認識上是很大的推進,這是第一點。

責任編輯:劉瑩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