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義務教育”到“教育” 兩字消失給農民工帶來新希望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從“義務教育”到“教育” 兩字消失給農民工帶來新希望

加強社會建設

“十八大報告中兩個字的消失,也許很多人不會注意,但對于我們農民工群體來說卻是巨大的希望。”作為出席黨的十八大的26名農民工代表之一,廣東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職員閆文靜這樣對記者說。

從全文64頁、近3萬字的十八大報告中,閆文靜十分準確地找到第39頁倒數第三行:“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十七大報告中,與之相對應的表述是:“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從義務教育到教育,“義務”二字的消失,意味著從就學層次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乃至高等教育階段的大門,都要向農民工子女平等敞開。

“這個變化恰恰回應了我從農民工兄弟姐妹那里聽到的意見和建議。”閆文靜說著,從書包里掏出一沓調查問卷。

當選十八大代表后,閆文靜對中山市24個鎮(zhèn)區(qū)70個社區(qū)進行了走訪,向外來務工人員發(fā)放回收了1000多份調查問卷。對于融入城市問題,大家反映最多的就是子女教育。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山312萬常住人口中,外來人口占165萬,超過本地戶籍人口。外來務工人員普遍感到,以前,國家沒政策,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F在,政府保障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在流入地公辦學校就讀后,學前教育和異地高考又成了“鬧心事”。

2009年,中山市首創(chuàng)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制,按務工年限、業(yè)績和技能等狀況,對全市流動人口實行積分制管理,流動人口按積分多寡享受不同公共服務,各鎮(zhèn)區(qū)綜合考慮人口、資源等方面承載力,就近安排入學、入戶。

“比如,申請買房是30分,本科學歷是80分,做一次志愿服務是2分,政府通過積分制設了一道‘跳起來能夠著’的門檻,既保障入學渠道公開公正,還增強了家長的社會責任感和城市認同感。”閆文靜說。

十八大代表、天津市河北區(qū)環(huán)衛(wèi)局一所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徐文華雖然對報告的提法變化感到高興,但也還有顧慮:“黨和政府有意愿,但是政策執(zhí)行起來并不容易,大城市資源有限,上學的機會依然供不應求。”

就在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制定的《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提出各地要在今年年底前出臺工作方案。通知也提出上海、北京這樣的人口流入集中的地區(qū)要進一步摸清底數,掌握非本地戶籍人口變動和隨遷子女就學等情況,抓緊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管理制度。

“能看出政府對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很重視,都在積極地做工作,但是一些地方還有困難,希望能早日落實到位。”徐文華說。

責任編輯:單夢竹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