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經濟學大師科斯百歲華誕之日
2010年12月29日,是科斯大師100周歲生日,全世界數(shù)不盡的仰慕者為他舉行各種慶祝會和研討會,為老人家祝壽祝福。我非常幸運,能夠兩次參加科斯教授主持的學術研討會,親耳聆聽老人家睿智幽默的話語、與老人家合影 留念、共進晚餐。值此大宗師百歲華誕,我寫下一些零碎的回憶文字,衷心祝福老人家永遠健康!
小時候讀歷史小說,對書中描寫的世外高人總是心向往之。他們鶴發(fā)童顏、瀟灑飄逸、身懷絕技、智慧超群。只言片語,勘透千古興衰;三招兩式,化解萬方危難。神龍見首不見尾,令人仰止。
小說中那樣的人物我沒有見過,真實世界的高人雅士倒是有幸認識不少,他們遠比傳說中的世外高人可愛可敬。我所認識的高人雅士里,羅納德·科斯(Ronald Coase)最可愛、最睿智、最令人尊敬。經濟學歷史上的頂級大 師里,科斯也算是最奇特的一位了。
21歲寫的一篇習作,81歲時竟然榮獲諾貝爾獎;求學時學的是商科,沒有經過什么正規(guī)嚴格的經濟學訓練,誤打誤撞闖進了經濟學的“無人區(qū)”;畢生沒有寫過鴻篇巨制,所有文章加起來不過10多萬字(真正重要的只有三篇 ),卻開啟了三個新的學術方向,被公認為產權經濟學、交易費用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的開山大師;身為經濟學諾獎得主,卻沒有在經濟系任教,文章對法學的影響還要超過經濟學;不懂數(shù)學,文章從來不用數(shù)學公式,連數(shù)學符號都免了,卻能夠在被數(shù)學模型統(tǒng)治的西方主流經濟學圈子里贏得崇高聲望;數(shù)十年如一日批評西方經濟學脫離真實世界,是空空如也的“黑板經濟學”,不同意薩繆爾森的模型,也不贊同弗里德曼的方法,卻成為經濟學界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這是一個相當奇怪的現(xiàn)象,是經濟思想史學者興趣濃厚的話題。
畢生之憾:未踏中土
2008年7月14-18日,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科斯教授以98歲高齡,親自倡議并主持召開“中國經濟制度變革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他自掏腰包,婉拒別人的贊助,堅持用自己的諾貝爾獎金,邀請數(shù)十位中國企業(yè)家、學者和官員,以及眾多國際頂級經濟學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蒙代爾、諾斯、福格爾、貝克爾)齊聚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深入討論中國經濟制度變革的歷史經驗、未來前景及其對經濟學的貢獻。
其實,為了召開這樣一個重要的會議,科斯教授提前兩年就開始謀劃準備,他請中國助手王寧博士協(xié)助自己處理日常事務,邀請自己最欣賞的張五常教授為會議撰寫主題論文,那就是后來張教授以中英文同時出版的《中國的經濟制度》。
老人家對會議的籌劃別具匠心。他相信基層干部和企業(yè)家最了解中國國情,所以特別邀請一些中國地方官員和民營企業(yè)家與會。他還建議與會者千萬不要為了開會而構造復雜的數(shù)學模型,老人家希望聽到“貨真價實、地地道道”的中國故事,并且是由故事的創(chuàng)造者自己來講。所以,聯(lián)想集團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李勤先生到會了,萬科創(chuàng)始人王石到會了,長沙市副市長劉曉明到會了,香港企業(yè)家代表到會了……
有一個細節(jié)令人非常感動??扑菇淌趯λ闹滞鯇幉┦空f,自己有生之年沒有到過中國,看來再也沒有可能去中國了,是終生莫大遺憾?,F(xiàn)在請中國朋友到芝加哥來開會,一定要盡最大努力讓中國朋友們舒適方便,所以他要給所有中國與會者提供頭等艙機票和五星級酒店,哪怕自己的基金破產也沒有關系。王寧博士打電話問國內朋友們的意見,大家都為科斯老教授的慷慨友情深深感動。后來大家一致同意要盡量為科斯教授節(jié)省經費,能夠自己承擔費用的就自己承擔。
科斯老人家?guī)缀跏卤毓H,講話稿都是自己手寫的,密密麻麻幾頁紙。我經常想,一個98歲的老人,是怎樣一種精神和意志在支持著他呢?他早就名揚四海,名垂史冊,早就用不著寫文章、開會和講話了,為什么卻要為研討中國的制度改革而大張旗鼓呢?
“中國的奮斗,就是全人類的奮斗”
2008年7月14日上午9點會議正式開鑼。8點多一點,容納100多人的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大課室早就座無虛席。大家三三兩兩相互問候致意,熱烈交談,課室里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9點剛到,課室大門洞開,一架輪椅緩緩推入。霎時間,整個課室突然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全部投向緩緩移動的輪椅和輪椅上微笑向大家問好的一代宗師,課室里頓時響起經久不息的照相機“咔嚓”聲,閃光燈此起彼落。
王寧博士和另一位中國學生一起將科斯教授乘坐的輪椅平穩(wěn)地移動到講臺正中央。老人家慈祥地抬起頭,始終微笑看著所有參會者,不時微微抬起手,似乎是向大家打招呼,又似乎是要請大家坐下,準備開會。
大約過了10多分鐘,與會者才心滿意足地坐下來,課室始終非常安靜,只有非常輕微的耳語和相互點頭微笑示意,大家都為自己能親自見到世界學術界的傳奇人物而感到愉快和自豪。老人家拿出自己工工整整手寫的講稿,開 始為會議致辭。與會者一邊錄音,一邊不停地記著筆記,生怕漏掉科斯所講的任何一個字。
科斯致辭說:舉行“中國經濟制度改革”研討會,是我多年的夙愿,今天終于實現(xiàn)這個愿望,我非常高興。感謝這么多中國朋友不辭辛勞、不遠萬里來參加會議,來分享你們的故事。中國過去30年所發(fā)生的變革,是人類歷史上沒有見過的奇跡。10多億人口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擺脫貧困,解決溫飽,邁上了小康和富裕之路,是一個真正偉大的奇跡。然而,中國以外的人們并不知道中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最多也是一知半解。所以我想請中國朋友 們到芝加哥來,給美國朋友們講講你們的故事、你們的傳奇、你們的經驗,以及你們的未來。中國的發(fā)展對人類經濟學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舉辦“中國經濟制度改革研討會”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探討中國制度變革對經濟科 學的貢獻。老人家還說:盡管張五常經常向我講中國的變化,王寧博士也時常向我介紹中國的情況,我對中國確是一無所知,希望你們教我。我是一個出生于1910年的老人,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許多事情,深知中國前途遠 大,深知中國的奮斗就是全人類的奮斗!中國的經驗對全人類非常重要!
“中國的奮斗就是全人類的奮斗!”我想,任何關心中國命運和人類命運的人,對老人家這句話的含義和分量都要思考再三!兩年多來,這句話始終回蕩在我的腦海。
平易近人
接下來的5天會議里,科斯和太太每天都要到會場聽一兩個小時,期間還兩次與大家共進晚餐。茶歇期間,與會者爭先恐后要和老人家合影。出于對大宗師的禮貌和尊敬,一位不懂英文的中國朋友讓我替他表達要與大宗師合影 的愿望。我俯下身子,小聲對科斯說:“大家想和您合影可以嗎?”老人家微微一笑:“這是最容易的事情了,我就坐在這里,你們想怎么照就怎么照,你們高興我就高興!”
真是太可愛了!得到老人家的鼓勵之后,大家就變得非常大膽,再也不問了,單獨照、合影照、站著照、坐著照、拿著科斯的著作照……所有人都心滿意足才算罷休??扑故冀K微笑配合。老人家大概知道,很多人(應該是所 有人吧)就是要來看望他,才跑到芝加哥來開會的。
“經濟學要回到真實世界”
會議結束的那一刻,是所有人難以忘懷的記憶。與會議開幕一樣,大家都熱烈期待科斯再次為會議致辭。他用清新悅耳、緩慢悠揚、飽含深情的話語感謝大家為會議的成功所作出的貢獻,他的講話充滿約翰遜博士式的幽默和 風趣,大家時而開心大笑,時而點頭微笑,時而陷入沉思。最后,老人家以非常緩慢的語調向大家告別:我今年98歲,垂垂老矣,不知道還能夠活多久,隨時都可能離你們而去。希望在你們,希望在中國。我相信你們是不會讓我失望的!
老人家講話結束之后,依然用那慈祥的目光微笑注視著大家。那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許多人眼里滿含著淚水!慢慢地,一個人站起來,兩個人站起來,所有人都站起來,課室里響起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那掌聲是為科斯祝福,為自己祝福,為中國祝福!
2008年會議之后,或許所有與會者都認為,那應該是科斯教授最后一次主持如此大規(guī)模的國際會議了???00歲的人,還能經得起多少次折騰?再說老人家也該安靜休息了。
想不到的是,2010年7月19-23日,科斯教授再次主持“新制度經濟學研討班”,主題還是中國的制度變革。老人家的開幕致辭寫了滿滿5頁稿紙,講了足足40分鐘!意思卻非常明確:經濟學要回到真實世界,回到亞當·斯密的分工學說,回到中國的現(xiàn)實經驗。
老人家再次對中國的經濟學者提出殷切期望:“我相信經濟增長的秘訣是分工,研究分工就必須考察真實世界。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我一直在呼吁我的同行們從黑板經濟學回到真實世界。不過沒有什么效果,我的同行們似乎 不大愿意聽我的勸告。中國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年輕人,那么多優(yōu)秀的經濟學者,哪怕只有一少部分人去關心真實世界,去研究分工和生產的制度結構,就一定會改變經濟學。我始終對中國寄予厚望!”
一個從未踏上中國國土的百歲老者,卻如此殷切地期待著中國學者去改變經濟學!我們要怎樣做,才能不辜負一代宗師的期望呢?
衷心祝??扑估先思疑湛鞓罚〗】甸L壽!返老還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