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持人:第一時間,共評時政,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第一時評節(jié)目。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針對在推進改革開放中如何走好“中國道路”方面,提出了“四個堅定不移”、堅持“兩個不動搖”,那為什么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又如何理解這是我黨最重要的一條經驗?今天我們請到了紅旗出版社原副總編黃葦町,為廣大網友帶來精彩分析。您好,黃總編。
黃葦町:主持人好,網友好。
主持人:今年這個日子對于所有中國人來講,都是一個特別大的值得慶賀的日子,是我們黨建黨九十周年。但同時也是蘇共亡黨20周年。我們知道這兩個黨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時間最久的共產黨,我們黨能夠通過改革開放實現(xiàn)了新的輝煌,但為什么蘇共始終沒有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最后走向敗亡呢?
黃葦町:在人類歷史上,像這樣兩個時間基本貼近、路途卻完全相反的兩個政黨,一榮一辱、一興一亡。必然成為長久的話題。導致蘇共亡黨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它思想保守、僵化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蘇共問題是脫離了馬克思主義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突出表現(xiàn)在三個:第一,他看馬克思是從商品、價值、資本出發(fā),就認為這些東西和社會主義不相容。第二,他看到馬克思在研究發(fā)達資本主義的時候提出了要搞計劃經濟公有制、按勞分配的設想。于是就認為,不管是何種發(fā)展階段的國家搞社會主義都要走這條路。第三,他們把自己特殊的社會主義道路認為是普遍的,別的國家也都要照做,他們把自己的道路神圣化了,最后反過來沒有走起來。
而我們黨從毛澤東時代就探索適合我們國情的發(fā)展道路,并且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取得了突破。我們黨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天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