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fā)表重要講話。
“七一”講話:盛世思危
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堅持 “中國特色”的主要內(nèi)涵加以明確,既為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指明方向,也指出了“整體推進”的現(xiàn)實路徑
即便在慶祝90周年這樣一個足堪自豪的時刻,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者也沒有一味強調“輝煌”,而是在“七一”黨慶日冷靜警示執(zhí)政建設中面臨的考驗和風險,并對近期外界關注的重大問題做出了回應。
這些內(nèi)容包括在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7月1日發(fā)表的“七一”講話中。在學界看來,作為一份紀念性報告,“七一”講話與黨代會的工作報告不同,它不僅以歷史感和理論感來體現(xiàn)深度,還以方向感來體現(xiàn)其動員力量。
在公眾眼中,“七一”講話被視為傳遞政治信號的重要窗口。這份講話發(fā)表后的次日,《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皆以“綱領性文獻”為其定義。這也是十八大前中共最重要的政治文獻之一。
“四危論”袒露憂患意識
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胡錦濤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此次“七一”講話篇幅達一萬四千多字,在“逢五逢十”的黨慶紀念中屬于精簡。全篇循“講成績——擺問題——談部署”的基本結構,但各部分中不乏新語及新意。
特別引起輿論關注的是“四個危險”的表述。
講話中胡錦濤指出,黨內(nèi)存在“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重提“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并號召全黨“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
資深黨建專家葉篤初認為,“四個危險”的提法是“新的概括、新的指導”。與同篇講話中提到的“四個考驗”相比,“考驗”說的是一種客觀存在,而“危險”則說的是一種主觀狀態(tài)。胡錦濤的講話是要求黨員干部對于考驗做出充分準備,包括心態(tài)上的和能力上的,“這正是向前、向遠、向深處看的表現(xiàn)”。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黨史黨建部副教授張長明持相近觀點。他指出,“四大危險”的提出,“既表明黨對執(zhí)政形勢和執(zhí)政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作出了理論回應,也凸顯了黨在未來執(zhí)政道路上深深的憂患意識?!?/P>
“憂患心態(tài)”同樣在中共高層中頻繁袒露。
《中國組織人事報》在黨慶日刊出了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的講話,其中提到,“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稍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亦在全國“兩會”上強調說,“我們要有憂患意識,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P>
與之呼應,多名地方“一把手”亦有顯見的憂患意識。“七一”前夕,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提出:“增強憂患意識比只是歌頌輝煌更有利于長期執(zhí)政”, “不要讓鮮花掌聲淹沒群眾意見,不要讓成績數(shù)字掩蓋存在問題,不要讓太平盛世麻痹憂患意識?!边@樣的講話迅速成為當?shù)孛襟w黨慶紀念版的頭條標題。
中共新疆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張春賢也在“七一”前發(fā)表講話說,“在充滿挑戰(zhàn)的今天,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研究新問題、適應新形勢,與時俱進、充滿生機活力?!彼S即提出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被媒體廣泛引用。
有評論認為,這種政治宣示折射出“憂患意識已成為中共執(zhí)政的‘日常心態(tài)’”。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