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政府公信力,是廣大黨員干部必須面對和解決好的現實課題。學會傾聽,才能相互理解,達成信任;學會傾聽,才能務實求解,凝聚合力。“十二五”開局之年再謀新篇,需要黨員干部樂于傾聽,善于傾聽,從民聲民意中匯聚民智,凝聚民力,為又一個發(fā)展之春齊心耕耘
人無信不立,政無信不興??鬃诱撜?,把“民信之”作為治國之本;商鞅變法,以“徙木立信”之舉取信于民。提振公信力,是幾千年來治國理政者上下求索的重大命題,也是今天廣大黨員干部必須面對和解決好的現實課題。
當又一個春天降臨大地,中國社會生活呈現新的氣象。“傾聽”,成為領導者們不約而同的行為。胡錦濤總書記在河北省保定市與基層群眾共度春節(jié),深入城鄉(xiāng)大地噓寒問暖;溫家寶總理來到山東嘉祥縣、曲阜市看望農民群眾,走入麥田了解旱情。一些省市領導干部也勉力傾聽不同階層群眾訴求,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在與移民的攀談中了解民生,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在歌曲《春天里》帶來的感動中體會農民工的心聲……
蘇格拉底曾經提醒世人:“自然賦予人類一張嘴、兩只耳朵,也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庇醒芯勘砻?,人們每天花在溝通上的時間是:傾聽為46%,說話為26%,閱讀為15%,書寫為13%。溝通首先從傾聽開始,提振政府公信力又何嘗不是這樣?在現代社會中,治國理政其實就是人們公共生活的安排方式,體現著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與交流。實現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同樣首先要求執(zhí)政者敢于傾聽、善于傾聽。學會傾聽,是干群溝通的起點,是群眾工作的基點,是公信力生長的沃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