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共“五老”之一,謝覺哉的一生是好學深思的一生。無論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時期,還是在國事繁忙的建設年代;無論是在艱難跋涉的長征途中,還是在延安窯洞的煤油燈下,他堅持讀書學習數(shù)十年如一日。他對自己的要求是“畢生自修無盡期”。他積累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擠與鉆。人們常說工作忙,沒有時間讀書學習,謝覺哉強調(diào):“沒有時間,擠;學不進去,鉆”。他指出,要“晨思夜讀,重新學習”,“應該于業(yè)余時間補習,好學”,把瑣碎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他語重心長地說:“因為工作忙而把學習擠掉,這不是一條理由,而是對學習自滿的一種表現(xiàn)。工作是無止境的,學習也是無止境的,要‘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能’,天天都要在學習中吸收新的養(yǎng)分,才能做得好工作,善于學習才能善于工作。”他說:“將來工作會越來越忙,這是規(guī)律。不能因為工作忙而中斷學習,那樣做是危險的,其結(jié)果是生命將會停滯,革命事業(yè)將會受到損失。”謝覺哉本人善于“擠與鉆”。在青少年時代,他就是善于“擠與鉆”、刻苦好學的“書生”,11歲時就讀完了五經(jīng)。那時買書不易,他便到藏書多的人家去借讀、借抄。參加革命后,他的求知欲更加強烈。1966年7月他寫的“攻書”詩,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讀書如墾地,斬棘鏟不平。讀書如攻城,坑道要打通。排除其糟粕,繳獲其精英。如斯讀書者,方可謂之攻。
學習要有恒。學習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謝覺哉多次對人說:“讀書要有恒,不是一夜長個長子,而是一點一滴地累上去。”“一個人的學問,一個人的知識,一個人的能力,都是一步一步來的,一點一滴積蓄起來的。不可能經(jīng)過一個晚上,第二條早晨爬起來就是很能干的人了。”為做到學習有恒,謝覺哉特別指出,黨員干部必須把學習提高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才有巨大動力。他指出,不學不可。因為我們負了革命的重擔,人民交給我們以非辦好不可的任務。在這方面,謝覺哉自己有切身體會。他回憶說:1931年我到中央蘇區(qū)毛澤東同志處工作,到的次日,擬一個開會的通知,毛澤東同志全改了,一字不留,加的也不少。我問:“為什么我這樣不會寫了?”毛澤東同志望了我一陣,只答復兩個字:“你學!”“你學”對我啟發(fā)很大。怎么學呢?一是向人家學,學正面經(jīng)驗,好的;二是向自己學,學反面經(jīng)驗,不好的。通過這件事,謝覺哉認為,要把包括學習在內(nèi)的任何工作做好并不難,只要能如毛澤東同志說的“你學”。謝覺哉堅持學習成績顯著,詩詞文章俱佳,董必武稱贊他:“傳家絕業(yè)詩千首,報國多方筆一枝”,“屢有文章警海內(nèi)”,“好學深思老不?!薄T谕砟昊疾〉膸啄昀?,謝覺哉堅持通讀了大字版的《毛澤東選集》四卷、《毛澤東軍事文選》等有關資料。他不能久坐看書,就叫家人買了一個裝樂譜的鐵架子,把書裝在架子上,這樣可以頭靠著椅子,用左手自己翻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