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概念中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文化具有多樣性。首先時間上的多樣性。有一個概念叫做代溝,代溝就是文化之溝,不是因為年齡差異,而是不同年齡層的人,他們身上的文化思維方法、生活方式不一樣形成的這種差異。若干年前,我那時候很年輕,有個學生跟我說,陳老師,你看過《大話西游》嗎?我說沒有,他說陳老師,那你就是一個老頭,我說憑什么,我才30出頭,你就說我是個老頭。他說我們北大所有的年輕人都看過《大話西游》,只有兩種人沒看過,一種是老頭,一種是小孩。他說陳老師你是老頭還是小孩?你看,一個大學生跟我相差沒多少歲,他說我是個老頭。
我們在座的各位,如果一起到深山老林里呆上三年,我們再來上網(wǎng),我敢保證,70%的語言我們看不懂,是不是?語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所以我們現(xiàn)在的代溝是加快的。日本有一個學者寫了一本書叫做《經(jīng)營的文化》,里面講到,日本人認為我們中國的文化觀念和美國人的文化觀念不如日本。他說我們?nèi)毡救说奈幕^念最好,說中國人是復古的歷史觀,就是我們今天想干一件什么事情,都是把古人搬出來作為標準,這叫復古。在清朝的時候,如果跟某個人說,我有一個道德思想的創(chuàng)新,別人就會問你,孔子說過沒有。你說沒有,這個是我自己創(chuàng)新的,不是孔子說的。別人會說,如果孔子沒說過,你的創(chuàng)新頂個屁。只有圣人是標準,任何的創(chuàng)新都是不需要的,你的創(chuàng)新正好是離經(jīng)叛道,這就是傳統(tǒng)的思維方法。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改革開放初期,所有的人都想把馬克思講的每一句話在我們現(xiàn)實社會中進行實踐,這就是一種復古的歷史觀。我們今天一定要照搬古人的講法,我覺得這個循環(huán)的歷史觀很有問題。日本人又說美國人不行,說美國人超前消費,在文化觀念上太超前了,說我們?nèi)毡救俗詈茫f日本人立足現(xiàn)在,面向未來。這當然比超前和復古好,但是立足現(xiàn)在有可能變成只關注眼下,急功近利。所以人們研究,最好的文化是立足現(xiàn)在,面向可把握的未來。
在面對多樣性的時候,我們要保障文化的延續(xù)性,不要太保守,也不要太超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挑戰(zhàn),文化在空間上有多樣性。中國文化本身有無數(shù)的多樣性,其實古代就有多樣性。我們古代都是以地域文化來叫一種文化體系。我們知道同樣是山東,山東的齊文化跟魯文化正好是非常對立的,齊文化講究神仙、鬼怪,魯文化講究儒學,孔子反對怪力亂神。同樣在山東,就有兩種差距非常大的文化。
不同國家的文化也是這樣的。比如說,日本接受了我們中國文化的影響。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日本人,女孩子笑的時候還會用手遮住嘴,這叫笑不露齒,這是我們傳統(tǒng)的文化。那么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這個了。日本人走路的時候,一般眼睛是直視,稍微朝下一點,實際上他是繼承了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叫做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眼睛不會東張西望。所以在日本,你跟日本人問路的時候,你忽然叫他,他會嚇一跳,他就是有點目不斜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