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小巴在北京經開區(qū)路上安全行駛,有望成為短途接駁新寵。本報記者 安旭東攝
從1.0階段的兩條路,到2.0階段經開區(qū)60平方公里,再到3.0階段跨三區(qū)的600平方公里,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qū)正在加速“駛”向更多地方,更多自動駕駛企業(yè)也從北京出發(fā),向全國,甚至全球進發(fā)。
“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日前走進北京市自動駕駛示范區(qū)。記者獲悉,隨著示范區(qū)3.0階段的建成,全市600平方公里路側基礎設施實現智能化部署,北京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數、安全行駛總里程、場景豐富度等方面均居全國首位。
八大場景落地 頒發(fā)千張牌照
沒有司機、沒有方向盤,車內音響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帶——記者乘坐已經在亦莊實現運營的無人駕駛小巴。5公里的路程上,小巴在毫無人工操控的情況下,識別紅綠燈、禮讓行人。當前方突然有車輛緊急停車,小巴在幾十米外就減速了。
一路上,無人駕駛小巴與自動駕駛乘用車、無人配送車、無人巡邏車等各種自動駕駛汽車交會,都能順暢運行。這座“自動駕駛之城”源于2020年9月,北京啟動建設全國第一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qū),為方興未艾的技術提供了城市級的驗證平臺。
市自動駕駛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披露了一組數據:示范區(qū)落地了八大自動駕駛場景,自動駕駛累計里程突破了3800萬公里,聚集了35家自動駕駛測試車企,累計為1098臺車輛發(fā)放了測試牌照。
與此同時,自動駕駛有了更多關鍵場景:自動駕駛卡車首次實現跨省運營,在京津冀三地物流配送;當城市安靜下來,自動駕駛環(huán)衛(wèi)車自己就能駛出停車場,上路打掃衛(wèi)生;大興機場、北京南站也常態(tài)化開放自動駕駛接駁,市民趕飛機、趕高鐵有了更具科技范兒的方式。
新潮應用需要更新的政策支持。“示范區(qū)成立后,北京加緊設立了全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qū),探索監(jiān)管沙盒,加快新技術、新場景、新產品、新模式驗證。”相關負責人說,隨著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快速迭代,北京借鑒示范區(qū)前期管理經驗,專門進行立法規(guī)范。
經驗復制 北京企業(yè)加速出海
三四十秒的時間,塞了80個快遞的小集裝箱被裝到無人配送車上。車門自動關閉后,便徑直開往小區(qū)送貨了。“618”電商大促后的快遞高峰,這種具備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無人配送車給全國多地的快遞小哥幫了不少忙。
“ZB N001”“SZ A0001”“滬A 00001”……在新石器無人車共配中心里,一面墻上掛滿了全國各地向其頒發(fā)的運營牌照,幾乎每張牌照的序號都是第一號。這代表了這家企業(yè)在各地都是率先獲準上路。
“這一墻的牌照都源于北京給我們的全國第一張。”新石器聯合創(chuàng)始人李子夷指著排在最前面的“ZB N001”牌照。2021年,北京向其頒發(fā)了全國第一張無人配送車牌照,從此無人配送車由過去的“黑跑”變成了持證上路。
上路后,無人配送車“看”到了真實環(huán)境的更多路況,不斷修煉算法,自動駕駛系統(tǒng)加速迭代。李子夷說,這些經驗也助力無人配送車“駛”向更多城市。目前,新石器無人車不僅已在國內超250個城市累計交付部署超5000輛,而且在十幾個國家落地。
不僅如此,落地北京的自動駕駛乘用車企業(yè)小馬智行等也在加速出海,接入Uber平臺,服務更多海外城市。“示范區(qū)已經在雙智應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等領域聚集了120余家上下游企業(yè)。”市自駕辦相關負責人說。
賦能城市 千個路口變聰明
在自動駕駛示范區(qū)創(chuàng)新運營中心,跑在路上的每輛自動駕駛汽車的軌跡、速度都出現在云平臺上,這里實時監(jiān)管著車輛運行。“連車內安全員踩了剎車都能第一時間掌握,事后就會對這一異常事件進行分析。”該中心工作人員說。
示范區(qū)首次在全國建成涵蓋“車、路、云、網、圖”五大體系的城市級工程試驗平臺。這個云平臺正是支撐自動駕駛技術發(fā)展的關鍵基礎設施之一,融合交通、交管、互聯網等多元數據。這恰恰是“車路云一體化中國方案”的落地。
“車路云一體化可以同時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水平,還能賦能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管理。”上述負責人以亦莊大族廣場附近的路口為例解釋,基于路口產生的流量、排隊、車速等十幾類數據,示范區(qū)可以實時優(yōu)化路口紅綠燈的配時方案。簡而言之,一個路口中需求量大的方向,綠燈時長就會自動調節(jié)更長一些。
這種“智慧+感知”的全息路口在示范區(qū)的數量已超1000個。每天,信控優(yōu)化平臺優(yōu)化配時可達3.5萬次,單路口平均每日優(yōu)化135次。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自動駕駛示范區(qū)4.0階段的建設,北京車路云一體化設施將在更大范圍、更廣區(qū)域實現覆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