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
2013年10月,中央召開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確定了周邊外交工作的戰(zhàn)略目標、基本方針、總體布局,明確了解決周邊外交面臨的重大問題的工作思路和實施方案。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就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發(fā)展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是我國周邊外交的一貫方針。要堅持睦鄰友好,守望相助;講平等、重感情;常見面,多走動;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邊國家對我們更友善、更親近、更認同、更支持,增強親和力、感召力、影響力。要誠心誠意對待周邊國家,爭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同周邊國家開展合作,編織更加緊密的共同利益網絡,把雙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讓周邊國家得益于我國發(fā)展,使我國也從周邊國家共同發(fā)展中獲得裨益和助力。要倡導包容的思想,強調亞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發(fā)展,以更加開放的胸襟和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促進地區(qū)合作。”
“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是新時代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生動宣言,是對多年來中國周邊外交實踐的精辟概括,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九)互聯網治理理念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fā)展,互聯網對人類文明進步將發(fā)揮更大促進作用。同時,互聯網領域發(fā)展不平衡、規(guī)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信息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絡空間治理規(guī)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fā)生,網絡監(jiān)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zhàn),國際社會應該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
同時,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應該堅持的四項原則,即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以及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chuàng)新發(fā)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fā)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十)堅持包容普惠
2015年1月,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京舉行。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中拉合作”的四點建議,其中就包括“堅持開放包容的合作精神”。11月,習近平主席在G20領導人第十次峰會上就世界經濟發(fā)展提出四點建議,其中就包括“落實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為公平包容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在同月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指出,亞太“是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要改革創(chuàng)新”,“互聯網經濟、藍色經濟都是具有巨大潛力的合作領域,要擴大和深化各方合作,釋放積極效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推進一體化,打造開放型亞太經濟”,“盡早建成亞太自由貿易區(qū)”。當日,習近平主席還指出,亞太經合組織要引領亞太普惠包容發(fā)展之路;要堅持公平、開放、全面、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方向。
(十一)團結應對公共衛(wèi)生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是二十一世紀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公共衛(wèi)生危機事件,中國方面對此提出了一系列正確主張。習近平主席曾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xié)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zhàn)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病毒無國界。疫情是我們的共同敵人。各國必須攜手拉起最嚴密的聯防聯控網絡”;“人類正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我呼吁,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佑護各國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
(十二)“敢于斗爭”思想的發(fā)展
面對新冠疫情后,美國等少數國家對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行徑上升,不斷干涉中國內政的惡劣行徑,中國政府予以堅決抵制。堅決悍衛(wèi)中國核心利益不容侵犯,是習近平外交思想自形成以來就有的重要理念,近年來又取得了重大發(fā)展。
習近平主席曾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斗爭精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是在斗爭中成長和壯大起來的,斗爭精神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改革發(fā)展正處在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重大斗爭不會少。我們必須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奮勇搏擊、迎難而上”;“歷史必將證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腳步是不可阻擋的。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通過霸凌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丑化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和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定和丑化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破壞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發(fā)展權利、破壞中國人民同其他國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壞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中國人民深知,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zhàn)止戰(zhàn)、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