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承 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是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3月15日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引用的一句民諺。習近平主席指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這次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揭示了文明交流和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指明了人類社會新的合作前景,向全世界發(fā)出深入推動文明交流對話、在包容互鑒中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真摯呼吁。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中國古代經典諺語,出自明代啟蒙讀物《古今賢文》,后經明、清兩代文人不斷增補,故又名《增廣賢文》。其大意為,一枝單獨開放的花朵并不能代表春天的到來,只有百花競艷才是人間春色。
我們通過觀察自然界會發(fā)現(xiàn),當春天來臨時萬物生發(fā)、生機盎然,花草樹木競相生出新芽,準備以自己的色彩迎接屬于自己的未來。所以,中華文化認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注意,這是一個真理性的認識。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正如春天的百花園一般,交流互鑒、繁榮發(fā)展,共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這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正確之路。反過來講,那種把自己的價值理念奉為真理,要求別人必須和自己一樣,否則就揮起制裁大棒,甚至動用武力的情況,體現(xiàn)的是霸權主義,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不合理現(xiàn)象,遲早會被人類社會淘汰。而我們主張的人類文明發(fā)展之路是符合真理的一條路,逐漸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和認可。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句民諺對當下的啟示,主要有三點:
第一,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其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的主張,體現(xiàn)了中國國家領導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對世界的胸懷、格局、抱負與使命。
第二,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反對唯我獨尊、弱肉強食、零和博弈,主張共商共建共享、互利共贏,尤其倡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世界新秩序的回答。
第三,中國的這一主張,代表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大勢所趨,順應了人類社會的普遍期待。
中華文化正在深刻影響世界,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一個重要體現(xiàn)就是國力日強;另一方面是由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揭示了人類社會和個體命運的關系,具有真理性。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