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從法理邏輯看
“兩個確立”是全面依法治國題中應有之義,集中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偉大政治成果?!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序言中寫道:“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xù)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xiàn)工業(yè)、農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xiàn)代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綱第一條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國家發(fā)展中的領導地位,確認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這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的根本法理依據(jù),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必須牢牢把握,始終遵循。
要認清“黨大還是法大”這一命題的實質。一段時間以來,有人炒作“黨大還是法大”的問題,認為黨領導人民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意味著黨擁有高于法治的特殊權力。這一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黨和法的關系其實是上層建筑領域政治同法治關系的集中體現(xiàn)?,F(xiàn)代國家的運行都是由政黨來領導和組織的,法治是政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政黨與法治之間并不具有誰大誰小的可比性,執(zhí)政黨領導國家制定并實施法律,推進法治建設,是各國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并非中國所獨有。就世界范圍來看,各國法律或法治都是在執(zhí)政黨或掌權的政治勢力的領導下制定并推進的。比如,奠定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理論和法律基礎——《權利法案》,就是由威廉三世簽署的。美國、法國等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進程也都是由主導政壇的政黨推進的。
在中國,黨對法治的領導是就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領導地位而言的,具體體現(xiàn)為黨領導立法、公正執(zhí)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一方面,要堅持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統(tǒng)籌依法治國各領域工作,確保黨的主張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黨既要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又要發(fā)揮好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黨對法治的領導并不意味著黨組織和黨員擁有憲法法律之上或之外的特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說不存在‘黨大還是法大’的問題,是把黨作為一個執(zhí)政整體而言的,是指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領導地位而言的,具體到每個黨政組織、每個領導干部,就必須服從和遵守憲法法律,就不能以黨自居,就不能把黨的領導作為個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擋箭牌。”
總之,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經驗,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黨領導人民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黨又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兩者是并行不悖的,在中國不存在黨權高于法權的問題。
回顧歷史和現(xiàn)實,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發(fā)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進行了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順利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昂首闊步邁向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