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是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靠學習成就,精神因學習豐盈。學習可以增智強能,可以解疑釋惑,可以改造世界……“人有知學,則有力矣”。學習不僅是一種精神力,也是一種競爭力,更是一種幸福力,堪稱人類進步的第一推動力。
學習是人生成長之梯。“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學習之于人生,猶如運動之于體魄。沒有學習之梯,難以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難以征服一個又一個高峰。古往今來,大凡有所成就者,絕非不思進取、玩物喪志之輩,常常是潛心治學、篤定前行之士。“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唯有拿出“一日不讀、一日不食”的韌勁,保持“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的篤定,將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不斷擴展精神空間,豐富思想容量,激發(fā)自身潛能;才能不斷向內探究、向外求索,向上勃發(fā)、向下兼容,從而視野更加開闊,境界更加高遠,腳步更加篤定,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抵達人生的詩和遠方。
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賡續(xù)文明的有效路徑,也是傳承文明的源頭活水。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綿延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善于學習的基因始終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周恩來同志曾指出:“敢于向一切國家的長處學習,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現(xiàn),這樣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夠自強的民族。”歷史和現(xiàn)實證明,一個民族只有堅持學習,從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吸收養(yǎng)分,不斷豐富發(fā)展自身文明,才能飽經風霜而不倒,歷經挫折而不摧,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學習中兼收并蓄,在互鑒中博采眾長,是文明火種生生不息的根本之道。
學習是政黨鞏固之基。“我們黨依靠學習創(chuàng)造了歷史,更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對于政黨而言,學習是興黨的內在要求,也是應有的價值追求。重視學習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中國共產黨在創(chuàng)立之初,就高度重視文化學習和理論學習,形成了全黨普遍踐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長征路上,戰(zhàn)士把字貼在前人背上邊行軍邊學習;陳云同志在《學習是共產黨員的責任》中提出“要老老實實做小學生”;董必武同志學貫中西,晚年仍然手不釋卷……中國共產黨是學習型政黨,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就是一部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歷史。學無常師,貴在致用。對于共產黨人而言,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才能真正“修成正果”。
學習是國家興盛之要。“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學習是國家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更是持久繁榮的核心密碼。學習提升國民整體文化水平,有利于用科學理性戰(zhàn)勝愚昧落后,用智力成果破解發(fā)展難題,引領強國事業(yè)不斷前進。倡導全民學習、終生學習,不僅是許多國家的普遍共識,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要求。當今世界信息量爆炸式增長,只有適應信息化社會趨勢,保持主動學習狀態(tài),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促進發(fā)展的“新藍海”。未來競爭的焦點是人才,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活力之源是學習。只有努力建設學習型大國,才能真正贏得主動、贏得優(yōu)勢、贏得未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