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發(fā)射成功是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和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重要一環(huán),無論是對于中國航天事業(yè),還是對于全球人類探索太空的進程,都具有重大意義。廣大青年干部要在中國每一次發(fā)射、每一次飛行、每一次超越的航天事業(yè)中汲取榜樣力量,奮進時代征程,在“自討苦吃”中解鎖“航天密碼”,喚亮“青春屏幕”。
解鎖“翩翩舞翩翩,年年復(fù)年年,千古飛天夢,何日上九天”的信仰密碼,喚亮“特別能吃苦”的青春屏幕。“什么是信仰?”——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中國航天事業(yè)征程雖然波瀾壯闊但從未停歇,從一曲《東方紅》響徹宇宙到中國探月工程備受矚目再到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中國航天人始終將逐夢太空、航天報國作為初心使命,在戈壁灘、荒蕪地擔當起歷史責任,“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他們正是靠著矢志不渝的信仰成就了中國航天的輝煌。廣大青年干部要傳承中國航天人“以身許國、心系人民”的光榮傳統(tǒng),摒棄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穩(wěn)“冷板凳”,始終保持開拓進取、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在“風吹雨打”中壯筋骨、長才干,敢啃“硬骨頭”,敢接“復(fù)雜事”,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主動出擊、迎難而上,在平凡中書寫不凡。
解鎖“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的匠心密碼,喚亮“特別能攻關(guān)”的青春屏幕。中國航天事業(yè)能夠取得今天輝煌的成績,是一代代航天人在無數(shù)個夜晚的挑燈鉆研,在無數(shù)個技術(shù)難題面前的攻堅克難所取得的,正如被喻為“在刀鋒上行走的職業(yè)”火藥雕刻師,他們?nèi)諒?fù)一日磨刀、鏟藥、精雕、細刻,為了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一直攻堅克難,不斷突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事業(yè)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廣大青年干部要把“鉆頭精神”傳承好,發(fā)揚好,成為真正的“行家里手”和“全能型選手”。要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將工匠精神內(nèi)化為一種習慣,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一絲不茍地做好每件小事,在新時代大熔爐中錘煉意志品質(zhì)、練就過硬本領(lǐng)。
解鎖“踏南天,碎凌霄,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的無悔密碼,喚亮“特別能奉獻”的青春屏幕。航天員群體是載人航天的先鋒,在長時間的太空出差中不僅需要承受高強度的輻射和微重力的副作用,還需要應(yīng)對孤獨、壓力等心理問題,他們隨時做好了奉獻出寶貴生命的準備。陳冬曾說,“要為祖國出征太空,為載人航天事業(yè)奉獻一生。”;景海鵬四次進入太空,在天空中度過自己50歲生日;鄧清明將25年寶貴年華獻給祖國航天事業(yè),不管飛天之路多難也從未放棄。奮進新時代,闊步新征程,新時代青年當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拳拳深情,當昂揚“化作成泥更護花”的奉獻模樣,當校準“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干、磨練能力、爭當先鋒,以奮斗之青春為祖國建設(shè)添磚加瓦。(來源:宣講家網(wǎng))
作者單位:河北省定州市楊家莊鄉(xiāng)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spa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