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鵬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發(fā)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我主要講三個部分:第一,新時代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高品質生活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第二,過去五年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高品質生活上取得的重大成就;第三,新時代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高品質生活的目標與對策。
一、新時代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高品質生活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第九部分是“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會事業(yè)發(fā)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持續(xù)增加民生投入,著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發(fā)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人民生活品質是對人民群眾享有高質量、高水平、全保障、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務與優(yōu)質生活狀態(tài)的概括與描述。高品質生活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得到滿足、人民群眾滿意度與幸福感不斷提升的生活狀態(tài)。提升人民生活品質,要求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質量優(yōu)化、水平提升、全面覆蓋等,從而使人民群眾過上高品質生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正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高品質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造高品質生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高度重視滿足社會共同需求,提出了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增進人民福祉的相關理論。一是要發(fā)展物質生產力來滿足人的“需要的無限性與廣泛性”。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無限性和廣泛性區(qū)別于其他一切動物。二是要著眼于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共產主義社會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的最高階段。三是要在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基礎上給人民群眾提供全面保障。四是要由國家出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提供普惠性的基本公共服務。恩格斯指出,要由國家出資對一切兒童毫無例外地實行普遍教育,這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因為每一個人都無可爭辯地有權全面發(fā)展自己的才能。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成立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zhàn)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