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中國藝術面臨的時代特征和國際機遇,深度參與國際藝術教育事務,以強烈的歷史主動性向世界藝術教育的核心地帶進軍,在藝術教育的國際比較和交流中推進中國藝術大學建設,這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迎接中國藝術院校發(fā)展的全球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體化的世界就在那兒,誰拒絕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拒絕他。”確定藝術教育國際化的辦學方略,需要我們以“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觀念參與國際藝術教育合作與交流,虛心汲取國際藝術教育的先進經驗,與世界藝術同道攜手推進實現全人類共同價值。推進國際化的辦學思路,實施藝術教育國際化的辦學方略,需要我們提高把握國際藝術人才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提高把握國際藝術賽事和活動規(guī)則能力,提高國際藝術教育市場開拓能力,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大學更好發(fā)展,實現由跟跑到領跑的位置轉換。適應藝術教育國際化的要求,需要我們培養(yǎng)大批具有國際藝術教育視野、通曉國際藝術教育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藝術事務的藝術人才,他們應了解世界藝術發(fā)展動態(tài),洞悉世界藝術的文化差異,關注藝術面臨的突出問題,理解藝術所承載的文明價值。提升中國藝術院校的國際影響力,應客觀評估我們在國際藝術教育體系中的現實地位,研判我們的藝術教育對世界各國有效需求的覆蓋面,按照國際化規(guī)格與標準提煉我們獨一無二的教育品質,主動向世界表達中國藝術院校的比較優(yōu)勢及未來發(fā)展愿景和價值,表達家長、學生與合作者的信任和美譽,表達在參與國際文化藝術事務和服務國家戰(zhàn)略中的杰出表現,擴大重要藝術教育成果、藝術教育活動及藝術家重要觀點的傳播。
培育中國藝術院校的國際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當今大學的國家屬性越來越強,這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世界一流大學的價值都是在優(yōu)先服務自己國家中得以實現的。為此,我們藝術院校應從所在地、行業(yè)、國家、國際層面確立服務面向戰(zhàn)略,合理銜接不同服務面向政策,以先進的大學精神輻射社會,以優(yōu)秀的教育成果培育行業(yè),以精湛的藝術本領服務國家,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參與世界。全國領軍藝術院校應當在國家重大藝術活動中呈現高水準,體現家國情懷,為躋身世界一流藝術大學奠定扎實的價值基礎和堅實的藝術實力。觀察世界藝術教育的發(fā)展進程可以發(fā)現,崇尚教育的多樣文化屬性與更加注重民族特質兩種現象同時存在。對于中國藝術大學面向世界一流的發(fā)展策略而言,在藝術教育的國內比較中,我們應強化各院校發(fā)展自身特色,在藝術教育的國際參與中,我們應強調中國院校的中國屬性,在內各自做強特色,對外體現集體比較優(yōu)勢,培育中國大學的世界競爭力。為此,我們應當強化文化自信,認真總結取得的辦學經驗,梳理我們的特色優(yōu)勢,賡續(xù)辦學傳統,提煉教育思想,強化辦學特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性質,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藝術大學基本培養(yǎng)制度,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通過強化大學核心價值提升國際競爭能力。為此,我們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凝練典型文化屬性,構建中國特色的藝術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以中國文化價值助推中國藝術力量,以堅實辦學優(yōu)勢進入國際賽道。我們在國際合作中要著力于人類文明的中國貢獻、世界文明的中國表達、藝術精神的中國審美、藝術教育的中國經驗,有效闡發(fā)中國藝術之“道”,傳播中國藝術之美,讓中國藝術持續(xù)吸引世界青年一代的視線,讓中國價值觀不斷浸潤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程。
培育中國藝術院校面向世界的基礎
我國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性變化、國際藝術發(fā)展格局的多元化趨勢、先進科技對人類交往方式的革命性變革、空前持續(xù)的疫情對國際合作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都要求我們加快推進形成教育新發(fā)展格局,提升國際化的內涵建設水平,夯實基礎,構建教育品質一流的國際化校園。構建國際化校園的核心是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學術研究視域、藝術創(chuàng)作模式等教育要素上實現國際化;構建國際化校園的關鍵是完善國際化辦學體制,提升國際化治理能力,拓展國際化教育資源,保障國際化合作事業(yè);構建國際化校園的重點是完善國際化辦學的學科專業(yè)布局,消化引進國際頂尖課程,與全球知名藝術高校和教育平臺探索基于課程的合作,共建課程、共建專業(yè)、同享師資,拓展核心辦學領域高水平國際合作;構建國際化校園的目標是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升師生跨文化溝通能力,吸引優(yōu)質國際生源,培養(yǎng)頂尖國際化人才,在有效融合國際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培養(yǎng)世界一流人才,產生世界一流學術與創(chuàng)作成果;構建國際化校園的重要方式是主動擁抱智能時代,把握全球日趨零距離和零時差的現代時空形態(tài),依托現代科技賦能藝術教育信息化,在有界與無界之間轉變教育觀念,在有聲與無聲之間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在有為與無為之間延伸教育環(huán)境,在有序與無序之間重構教學秩序,在有限與無限之間擴展教學資源,實現中國藝術教育形態(tài)的破圈;構建國際化校園要拓展校園的數字教育邊界,開拓學院國際化辦學的渠道,加大與國際一流院校、院團及機構多種形式的實體合作,在國內外代表性城市、代表性藝術機構布點辦學;構建國際化校園的標志是人才,要敏銳捕捉國際藝術教育資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育國際化的師資隊伍,以更開闊的胸襟引進全球藝術大師,充分發(fā)揮其在全球藝術活動中的戰(zhàn)略創(chuàng)意、資源集成、項目協調和組織能力,以其先進的藝術觀念、豐富的藝術實踐、開闊的國際視野、充沛的藝術資源特別是成熟的人才培養(yǎng)經驗形成示范性。
提升中國藝術院校的國際影響力
一流科研創(chuàng)新體現為對人類藝術文明深刻的理解和表達,體現為對本國藝術本體屬性的獨立思考,體現為對中國審美精神的深刻闡發(fā),體現為對中國藝術典型案例的生動解讀。在學術方面,我們要在研究成果被國際權威期刊、重要論壇、有影響力的同行認可、國際重大藝術研究平臺的設置及影響、前沿學術方向和話題的提出與響應、探索性藝術實踐的影響力等方面居于世界領先地位;要在以學術創(chuàng)新引領藝術發(fā)展方面起示范作用,培養(yǎng)大批藝術創(chuàng)新人才,提升我們藝術創(chuàng)新成果的國際轉化規(guī)模和效率;鼓勵吸納國外一流專家進入國內研究體系,培育跨文化跨學科研究團隊,形成對深層和前沿藝術問題研究的重大基礎性和應用性成果。在創(chuàng)作方面,要通過原創(chuàng)性精品力作體現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在國際交流中,我們拿出的作品應當有國際化觀念,滿足國外觀眾審美需求,具有文化貫通屬性,兼?zhèn)浣虒W劇目功能,體現全人類共同價值。根據我們多年的實踐,可以通過多種藝術呈現形式在國際交流中體現和提升中國藝術教育品質:中國代表性藝術家高水平演繹中國藝術經典、中國藝術家與國外同行合作以外國藝術形式演繹中國經典作品、幫助國外藝術家或留學生以中國藝術形式演繹世界經典作品在本國演出推廣、中外藝術院校以本國不同藝術形式合作演繹世界經典作品、不同國家藝術形式合作對同一主題進行學術集成演出、以我國傳統藝術形式引進移植排演世界藝術經典、高水平演繹他國藝術經典在他國演出??梢哉f,通過自覺的國際化科研和創(chuàng)作,可以有效傳播中國藝術的世界價值,推進中國藝術大學的歷史進步。
(作者系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