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艱苦的環(huán)境之外,南極考察還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比如站在南極點,你的一年365天就變成了一天,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極晝、極夜的概念。那我們考察隊員怎么辦呢?各國考察隊員在南極點,就按照自己國家的時間來執(zhí)行,比如說早晨起床、晚上睡覺,我們就按照北京時間,美國站就按照華盛頓時間。
除了獨特的自然地理情況以外,南極還有大量的自然資源,比如石油、天然氣、礦產(chǎn)資源、生物資源等,這也是南極考察的目的之一。因此,各國尤其是一些發(fā)達國家就對南極提出了各種要求,比如提出領(lǐng)土主權(quán)要求,派生出很多政治與外交活動。為了避免這些矛盾,聯(lián)合國從1957年開始醞釀,所有參加南極考察的國家成立《南極條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非軍事化,各國團結(jié),聯(lián)合搞科學考察研究。1985年,我們建成了中國南極長城站。1989年,我們建成了中山站。1998年,我們開始了首次格羅夫山考察。2009年,我們在南極冰蓋的最高點建成了昆侖站。羅斯海新站是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預計2022年建成。
我們?nèi)ツ蠘O要坐破冰船。但是,我國第一次科考去南極時坐的只是一艘普通的科考船,幾年后就改成了抗冰船,現(xiàn)在我們換成了真正的破冰船。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有獨立房間、冰箱彩電,有圖書館、游泳池、籃球場,在船上是很舒服的,前提是不暈船,因為過西風帶時浪是很大的。西風帶是環(huán)南極的一片海域,常年刮著大風,海浪很洶涌,任何船要去南極都躲不過西風帶。所以,盡管是一萬多噸的大船,在西風帶里航行也像是一片樹葉在水面上漂一樣。過了西風帶,我們就進入了環(huán)南極的海冰區(qū),船就特別穩(wěn)當了。當海冰厚度超過1.6米時,破冰船也破不動了,所以就盡量往大陸海岸邊靠。我們的考察隊員從舷梯上下來,用大吊車把大裝備吊到冰面上,然后從冰面上開著車上岸,大概有50公里左右。每年去南極的時候,因為想多工作一些時間,所以我們一般是盡量提前去,比如十月份從上海出發(fā),差不多一個月到南極,那時候的海冰還沒化。
南極考察隊員主要分為:一是越冬隊員,也是最辛苦的;二是度夏隊員,其中又分為在考察站工作的隊員和開車到南極內(nèi)陸工作的隊員。他們?nèi)ツ蠘O內(nèi)陸,一去就是幾個月不回來,一回到考察站馬上就上船回國了。度夏隊員去一次,半年時間就回來了,而越冬隊員則要一年半才能回來,是很辛苦的。尤其是以前什么都沒有,沒有電視、電話,在南極冬季半年的黑夜中,越冬隊員極易患上一種帶有狂暴傾向的憂郁癥——南極綜合征。南極綜合征是個很嚴重的事情,各國都解決不了?,F(xiàn)在唯獨中國治好了這病,怎么治的呢?Wi-Fi。中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都有Wi-Fi??疾礻爢T不再寂寞了,干完活回到宿舍里,打開筆記本就看電影、跟家里視頻通話等,過去去南極是很大的考驗,要下很大決心,因為太寂寞了,現(xiàn)在去南極隨時可以給家里打電話、視頻,所以就完全不同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