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用活各類人才,對待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讓天下英才大展拳腳、盡展身手,必須廣開尊賢、敬賢、進賢之路,讓愛才、重才、識才、容才、惜才的空氣充盈每個角落,奮力推動各類人才成為引領高質量發(fā)展的第一資源、第一動力。
吹響以誠引才“前奏曲”,讓天下英才“有奔頭”。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文王渭水求子牙、曹操赤腳迎許攸、劉備三顧請孔明,這些百姓津津樂道的故事,無不釋放出尊才愛才的誠意。要樹立正確導向,針對不同地區(qū)、不同行業(yè)、不同崗位的特點和職責,分門別類制定人才評價“指揮棒”,適度降低急需緊缺人才準入門檻,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齊。要打破制度羈絆,堅持憑能力、憑實績、憑貢獻評價人才,突出科學化、系統(tǒng)化、公正化,剔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等潛規(guī)則,不吹毛求疵、不責備求全、不依流平進,構建“孔雀四方飛”的工作格局。要注重量體裁衣,克服“外行選內行”的不良傾向,建立同行評價同行的業(yè)內評價辦法,多一些私人定制、量身定做,少一些一鍋煮、清一色,增強人才篩選的針對性、專業(yè)性、創(chuàng)新性,讓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
吹響適崗用才“協(xié)奏曲”,讓天下英才“有勁頭”。“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適,任之欲專。”粟裕沒有上過軍校也未曾出國留學,卻由士兵一步步成長為將軍,這是毛澤東同志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典范。要用人不疑,對組織負責、對事業(yè)負責、對人才負責,因崗配人、因崗擇人、因崗用人,不門縫看人、不拉幫結派,不人為設卡、不人為添堵,把人才“用到刀刃上”,讓“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取其所長,遵循“學什么、干什么”的原則,提高專業(yè)與崗位的匹配度,大膽用才、放心用才、放手用才,宜工則工、宜農(nóng)則農(nóng)、宜商則商,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要鼓勵創(chuàng)新、支持創(chuàng)造,寬容失敗、容忍試錯、包容失誤,讓人才在廣闊天地勇于突破、勇于拼搏,不斷創(chuàng)造前無古人、史無前例的光輝業(yè)績。
吹響用情留才“交響曲”,讓天下英才“有甜頭”。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感是最好的說客,以心換心、將心比心,打好關心牌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一環(huán)。要熱心體貼人才,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人才,勤到工廠車間、田間地頭,開展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善說人才語、善觀人才臉,從促膝談心、推心置腹中了解所思所想,讓人才找到回家的獲得感、滿足感、安全感。要精心呵護人才,對準揪心事、操心事、鬧心事,提供“保姆式”服務,聚力解決住房、醫(yī)療、子女入學等實際困難,消除人才的后顧之憂,防止出現(xiàn)“這山望著那山高”“楚才晉用”的現(xiàn)象。要誠心關愛人才,利用電視廣播、互聯(lián)網(wǎng)、新媒體等傳播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大張旗鼓地宣傳人才改寫的歷史、書寫的輝煌、開創(chuàng)的新局,提升人才的認可度、舒適度、知名度,積聚甘灑熱血、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
“多士成大業(yè),群賢濟弘績。”拿出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讓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直抵人心、蔚然成風,創(chuàng)新之泉就會迸發(fā)涌流、創(chuàng)造之樹就會枝繁葉茂、創(chuàng)業(yè)之花就會競相開放。(來源:宣講家網(wǎng))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1/0929/1143984.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吉林省四平市委組織部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